第二百一十一章;鶴頂紅與砒霜
李世民看著大殿裏,站出班的尉遲恭,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愛卿啊,我何嚐不想把他們,全部殺個幹淨,誰願意去浪費口舌。
可是,這要全部都殺了,痛快倒是痛快了,以後誰來治理這下……
“愛卿不必如此激動,這既然出了事,總得去查個水落石出才是,不能漏掉了誰,可也不能冤枉了一個好人。
這樣吧,眾位愛卿,也不必爭論了,且安排三司,快速將此案審查明白,再做定論不遲。
不知,魏大夫今日可有上朝?”
李世民假裝往前傾斜了些身子,四處查看。
諫議大夫、檢校尚書左丞,魏征,一直閉著眼睛,神遊外。
這會兒聽到皇帝呼喚,不緊不慢的走出班來。
“陛下,臣在。”
魏大夫清名遠播,處事又公正無私,昨日,那翼國公府門外發生之事,眾芸芸,各執一詞。
既是互不統一,就有勞愛卿了,此事就交由魏大夫出麵,
會同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司,將事情來龍去脈,查個水落石出,不偏袒任何人,也不冤枉任何人。”
“臣遵旨。”
魏征臉色如常,接過旨意,又退了回去,依舊是那副,萬年不變的黑臉。
“至於長安縣縣令蕭統,叫他明日上殿,訴詳情,再行定奪。”
李世民完,直接起身,往偏殿而去,頭也不回。
錢得海,扯開嗓子叫了一聲
“退朝。”
就去追趕皇帝陛下。
“恭送陛下。”
武將陣營裏,隻要是投資白酒項目的,都趕緊聚會在程咬金身邊,仔細盤問起來。
那邊五姓七家一眾官員,狠狠朝這邊瞪了一眼,才都拂袖離開。
看著遠去的盧繼善,走在後頭的崔正,王廷,崔潘科,鄭史良四人竊竊私語,邊走邊聊。
“鄭兄,看來不好糊弄啊。”
“王兄莫急,也不好,魏大夫出麵,可是不講私情,也未嚐不是好事。
於情於理,他李鈺處事,確實偏激了些,怕他作甚。”
幾人都不住的點頭。
“隻是想要在長安縣衙做文章,恐怕有些不太好辦了些。”
鄭史良覺得今沒有一次性將縣令蕭統拿下來,心裏有些不舒服。
崔正想起死聊嫡親大兒子,咬牙切齒的道;
“也不一定,我府裏的一個奴仆,就與長安縣衙,一個做飯的廚子相好。
以往那幾個孩子進去的時候,曾經通融多次,與裏頭送些吃食,這裏頭可以做些文章。”
“哦……”
幾個人立馬來了精神……
睡到下午起身的李鈺,精神飽滿,正在詢問大牛;
“大牛,家裏的廚子,到底來了沒有,本郎君好了今夜請客的,怎麼還磨磨蹭蹭?”
“啟稟郎君,都來聊,剛到沒一會,就在縣衙的廚房裏忙活呢,郎君先別著急,一會就好。”
大牛剛被指派出去查看一遍,這會將事情進展的清楚明白。
“那就好,兩位兄長不要著急,一會就讓你們嚐嚐,原汁原味的鐵鍋炒菜,可不是酒樓裏吃的那些。
他們連我府裏,廚子的一半水平都沒有的。”
“那是,要不怎麼,這還是賢弟你弄出來的呢,肯定要好上不知多少了。”
蕭統自從和李鈺聊了幾次之後,兩人都敞開心懷,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李家兄弟,為人隨和,並不因為自己個縣令的身份,而看不起。
且不論何事,總能有些不同於旁饒見識,處處都能出來一些彎彎道道,當真是一個人才。
“縣子大才,真沒想到,不但這鐵鍋美食,和八仙桌太師椅,都是縣子弄出來的,
且如此美酒佳釀,也是縣子用先秦秘法製作而成,下官真是欽佩不已呀。”
“這些算什麼,都是些不值一提的事情,本郎君那馬蹄靴子,才是真正的利國利民之舉。”
“對對對,縣子所言極是,今後我大唐朝廷,再也不用為每年更換戰馬的銀錢之事煩惱了。
縣子有所不知,過去,每次更換戰馬前,朝廷裏都會催促,稅收一事。
我家縣尊,恨不得治下百姓全都去做些各種買賣,也好多收一些稅,為朝廷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