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昌等人細細一想,覺得蕭正所想確實有道理,也都改變態度,讚成蕭正的決定。
縣城內各種府庫搜剿出兵器、甲胄、生鐵、馬匹、銅錢等等物資,都被各政務處一一歸類封存。
但是在處理糧倉的時候,楊文昌等人有些為難。
現在隋朝有兩種糧倉,一種是官倉,一種是義倉。
官倉好辦,所餘糧食直接歸了新柳軍。
可義倉與官倉不同,義倉是開皇年間隋文帝楊堅所設,由百姓定時交納糧食到義倉保存,用來賑災或者平抑糧價,說白了,這些糧食實際上都是老百姓的。
但現在義倉裏的糧食已經顆粒無存,早都被官府征用了,老百姓手裏的憑證都成了廢紙。
蕭正吩咐楊文昌務必對百姓細說清楚,新柳軍是不會承認這種廢紙的,新柳軍也承擔不起。
老百姓很失望,可是看著空空如也連老鼠都沒有的糧倉也徒呼奈何,新柳軍已經很仁義,很講道理了,對老百姓從來都是秋毫無犯,善待有加,現在能拿著廢紙找新柳軍算賬嗎?顯然不能,人得講理,糧食畢竟都是官府拿走的,和新柳軍無關,這些老百姓一邊大罵朝廷,一邊將手裏的廢紙撕的粉碎。
楊文昌等人處理三縣政務的同時,蕭正派出梁林、李曾兩支人馬開始在白狼水以東至濰水岸邊,掃蕩下密境內。
下密縣縣令周吉是個小老頭兒,蕭正得到的消息是,老頭很固執,對大隋朝有些愚忠,目前正緊守縣城,嚴陣以待。
蕭正吩咐李曾和張北,不要理會縣城,要迅速清理下密境內所有莊堡,政策一如從前,負隅頑抗者絕不手軟。
下密境內的地主富紳也都知道新柳軍的政策,因此,在新柳軍進入下密後,幾乎暢通無阻,很多莊堡一見新柳軍到來便主動打開大門,交出兵甲器械。
如此一來,李曾等人倒沒費什麼力氣,半個多月的時間便平定了下密除縣城外的所有地盤,蕭正再次從學堂挑選學生組成幾個工作隊,在劉崇義的帶領下開始清查人口,分配土地。
沒有土地的流民、佃戶重新得到了土地,一些本身有土地的農民、地主富紳蕭正也承認了其手中的地契,並沒有一刀切,全部收繳。
不過,這些人要重新到新柳軍登記備案,當然,一些組織人手在縣城負隅頑抗的地主富紳,蕭正則沒有客氣,其土地田產皆被沒收,同時,對於私自開墾的土地,且沒有在官府登記的,也都全部收歸新柳軍所有。
現在羅士信已經成為李曾的副手,蕭正便將熊二毛調到身邊做了親兵,熊二毛機靈可靠,對於調到蕭正身邊更是興奮不已,無論是整理文書還是跑腿送信,細致耐心,蕭正頗為滿意。
針對新柳軍的行動,臨朐縣令趙才心知不妙,一邊緊閉城門,一邊飛報郡城。
他有心棄城而去,可臨朐畢竟是益都的南大門,一旦臨朐有失,益都則直接受到新柳軍威脅,事關重大,趙才隻好嚴陣以待,等候鄭虔符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