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趙和有真才實學,必定觸景生情吟詩一首,但趙和腹中都是大糞,那有什麼墨水?所以站在平山堂前半,憋出一句:“平山堂,真是好!揚州城,真他娘的高!”
現在已近中午,來平山堂瞻仰先賢的遊客很多,這些人能來瞻仰歐陽修,自然都是一些文化人,現在聽趙和念出這麼一句狗屁不通的話來,一個個都怒目而視,怨恨趙和這種俗人玷汙了平山堂的素雅。
趙和看到這幫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一個個看著自己,氣得趙和也瞪眼罵道:“看什麼?信不信老子在這平山堂前拉泡屎?”
那些文化人聽趙和這麼,一個個露出嫌棄的神色,趕緊躲開這個粗鄙的家夥。但還有一個中年文人,看向趙和並沒有什麼鄙視,反而有些欣賞的樣子。
趙和看到這個文人也來了興趣,上前拱手問道:“這位大哥,弟趙和,敢問大哥姓名?”
那個中年文人趕緊也拱手道:“本人崔呈秀,順府薊州人氏!”
趙和聽到這個名字如同五雷轟頂一樣,趙和對啟年間的曆史了解不多,除了楊漣、左光鬥以外,殉那邊隻知道魏忠賢與這個崔呈秀。
崔呈秀這個人可不簡單,是魏忠賢最為重要的智囊,也是啟年間殉治國理念的實際操盤者,可以這個壤德和能力呈現兩個極端,能力極強道德極低。
趙和不敢相信麵前這個斯文中年人就是後來的殉五虎之一,不過看年紀也差不多,趙和試探的問道:“崔兄,你可是有官身?”
崔呈秀今出來遊玩,穿的一身便裝,他沒想到被趙和看出來,好奇的問道:“賢弟如何看出來的?愚兄現在官居兩淮巡鹽禦史一職!”
既然是當官的,同時年紀對的上,麵前這個崔呈秀必定就是曆史上那個殉餘孽、五虎之首的崔呈秀。
麵對曆史上心狠手辣的崔呈秀,趙和可不敢有半點不敬,趕緊深施一禮道:“弟趙和,字穀豐!南直隸常熟人,恩師是虞山先生!”
崔呈秀一聽趙和的老師是錢謙益,眼睛馬上亮了起來,他趕緊回禮道:“原來是探花郎的高徒,不知趙賢弟來揚州有什麼事?”
趙和哈哈一笑:“弟在家待著沒事,帶著家人出來遊玩一下!”
趙和沒敢自己想要去北都投靠楊漣,因為他知道這個崔呈秀可是殉,將來楊漣等東林六君子就是因為這家夥才死的,所以趙和可不敢自己與楊漣有關係。
其實趙和完全想錯了,現在是萬曆末年,東林黨獨霸朝廷,很多士人想要投靠東林而不得門,除了朝中的浙黨、楚黨等,其他普通士人根本不會也不敢迫害楊漣。
崔呈秀聽趙和這麼心中高興,他想加入東林黨而不得入,現在碰到了趙和,豈能錯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