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辦報(1 / 1)

“河北東西二路和南京路派出的四十多監察使中,有十一個涉及此次貪腐案,我不知道是何原因,何連州,你跟他們說說,這些人都幹了些什麼!”宋傑臉上毫無表情的說道。

“是王上。”

“何平,任河南府監察使,為當地上戶田家隱瞞田地四千六百畝未上報,未當地官戶許氏隱瞞田地三千九百畝未上報,夥同繩池縣長挪用修建水壩款項,購進軍火倒賣,收受賄賂八萬元,非法獲利十三萬元。”

“何俊生,任嵩州監察使,夥同嵩州州長,張墨替州內官戶及上戶瞞報天體三萬餘畝,收受賄賂十五萬元,銀三萬兩。”

“陶生之,任鄧州監察使,玩忽職守,收受賄賂八萬元,銀兩萬兩,挪用水利款,違製建房,欺壓百姓。”

“李孝文,任清州監察使,替官戶和上戶瞞報土地兩萬三千畝,倒賣軍火,收受賄賂五萬元,銀四萬兩,非法獲利七萬元。”

……

“好了,別念了。”宋傑抬了抬手對何連州道。

何連州微微躬身,便停止念下去,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臉色黯然,有人眼中含怒。

“這些監察使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大部分是乾元二年的進士,與我們共同滅寇的同道,這才過了四年,都成了些什麼人?”

“他們現在就是百姓口中的貪官汙吏,是碩鼠,是我大同社的恥辱!”

“一群追求大同理想的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是朝廷給的俸祿不高,讓他們不能過體麵的生活,還是給我他們的權力太小,讓他們不能實現心中的抱負?”

“二三十萬元就能腐蝕我們大同社社員的心,就能讓他們拋棄理想,做出這種喪心病狂之事,難道我大同社的理想就經不起金錢的誘惑,為了利益,就能自甘墮落嗎!”宋傑高聲問道。

議事廳中一片寂靜,沒有人能回答宋傑的問題。

“這樣下去,我們大同社便會成為世人的笑柄,成為社會的蛀蟲,成為華國的包袱,成為一個不該存在的社團,而在座諸君,包括我也將在曆史上留下罵名!”

“而我們追求的大同社會也將是水中花,鏡中月,是海市蜃樓,是天方夜譚!”

“國之將亡,必有七患,而今已現三患,先盡民力無用之功,賞賜無能之人,仕者持祿,遊者愛佼,鄰謀之不知戒,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

“若長此以往,國之將亡!”

“諸君可有教我?”宋傑又寒聲問道。

“劉迎,你是大法官,也是署理監察之事的理事,你告訴我,該如何做?”接著宋傑開始點名了。

“回稟王上,臣覺得應該徹底清理大同社,把理想不堅定之人清除大同社,徹底調查每個社員的情況,有劣跡者不再錄用,貪贓枉法者嚴懲,嚴控入社之門,若要入社必須經過三年以上考察,如此才能保證大同社之本性。”劉迎站起來恭聲說道,此刻他已經把宋傑的身份轉換為國王,而不僅僅是大同社魁首。

“劉完素,你說,還有何辦法?”宋傑又向劉完素問道。

“回稟王上,臣覺得要加強大同論之學習,讓社員時刻不忘自己之使命,同時加大監察力度,除此之外,還需要對社員收入有所了解,若家貧之人予以補助,讓其沒喲後顧之憂。”劉完素回答道。

看來他是分析出,這些進士的出身都比較貧寒,才有此一說,這點與宋傑當初的分析有些類似。

“何若愚,你說呢?”宋傑再次問道。

“王上,臣覺得兩位大法官之言皆可行,除此之外,臣覺得還可以造勢。”何若愚說道。

“造勢?造什麼勢?”宋傑有些不解的問道。

“在天下造勢,一是宣揚我大同社之理念,傳播大同論之思想,二是把此次大同社之蠹蟲繩之以法,傳達各地,三是彰顯大同社之公正,重申我大同社為實現大同之意誌。”何若愚說道。

“辛棄疾,你說,還有何策略可用。”宋傑又問道。

“王上,三位理事已經說得很全麵,臣覺得現在當以雷霆之法,以震懾社員和天下官員,以邸報把方才所言傳遞各方,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皆可知曉。”辛棄疾回答道。

宋傑聽罷點點頭,詢問完諸人的意見,他心裏也算有些底了,歸納起來就是幾個方麵,一是大同社裏大清洗,把那些投機分子清理出去,二是加強學習,並警鍾長鳴,三是加強宣傳,除了宣傳大同社的思想,還要樹立大同社公正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