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龍泉府化為灰燼(2 / 2)

崔禮光道:這時不用召集,隻要前麵有人領路,大家自然會跟上。

大昭順道:那就隨我來!

大昭順和紅羅女騎著馬在前麵帶路,官民百姓蜂湧相隨。這支隊伍從龍州城到鏡泊湖,離離拉拉三五十裏,還有許多人沒有出城。崔禮光和三王子大禹謨走在隊伍中間,前後照應。二王子大光顯夫婦走在隊伍末尾,催促老弱婦孺咬牙跟上。大昭順和紅羅女把隊頭引到鏡泊湖邊白石砬子山洞口,教前頭的人點燃洞口預備的火把,帶著大家進洞。這是一條可以橫穿湖底的隧道,地下的穹隆可容千軍萬馬。上京的十萬人口都可以隱蔽其中。大昭順和紅羅女滿懷信心地引導大家向洞裏鑽去。

耶律列骨率領的第一路人馬直奔渤海國上京龍泉府,也就是東丹國上京福城,雖然隻有一萬人馬,卻和上次一樣,如入無人之境,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來到福城下,見城門大開,便徑直衝進城去,發現是座空城,隻有兩戶人家沒有逃走,是大誠諤和大素賢。這兩位既是渤海國的大臣,也是東丹國的大臣,他們希望自己能服遼軍不要為難百姓,就不顧生死留在城中。耶律列骨豈能理會他們的勸告,當即命令部下向四郊搜尋,不久,就捕捉到逃往鏡泊湖的人流。耶律列骨指揮遼軍衝上去攔截。這時,薩滿神顯靈了,宮仙女顯靈了,鏡泊龍王顯靈了!鏡泊湖上突然湧起霧氣,轉眼之間濃霧遮蔽了陽光,遮蔽了湖麵,遮蔽了道路,遮蔽了視線。大霧把世界變成白茫茫一片,伸手不見五指。遼軍騎兵在迷茫中東奔西突,漸漸地失去了追捕的目標。難民在迷茫中奔逃,不知逃向了何方,更不知周圍還有誰是同伴。

大霧消散時,已經是深夜,遼軍把攔截到的難民趕回城裏,其中有二王子大光顯夫婦,他們的馬匹和鞍韉與眾不同,引起了遼軍的注意。耶律列骨對他們進行訊問。大光顯索ìng宣布了自己的身份。耶律列骨如獲至寶,把他夫婦控製在自己身邊,做為回國時邀功的籌碼。

耶律列骨斷定難民是逃往鏡泊湖了,就率兵到湖邊搜尋。湖邊三十餘村的漁民全都登船逃到湖上。耶律列骨讓人馬圍在湖邊,等待難民上岸。可是過了一夜,卻隻見空船在湖上漂蕩,不見了船上難民。又等了一,仍是沒有人影。再等三,還是不見人影。難民在湖上消失了。耶律列骨十分震驚,聯想到渤海人把這湖泊稱做仙女湖,就想到難民可能是被仙女接走了,於是不寒而?,燒毀了湖邊房屋,草草收兵。

耶律列骨清點捕獲的難民,有三萬七千餘眾,就把他們編隊成陣,讓他們攜帶糧食物品,分派士兵監押,象趕豬羊一般,沿著貢道向南遷移。接著,耶律列骨命令士兵把城中能夠搬動的財物,除了文書卷秩,不拒巨細,全都裝車,把全城的馬車裝滿了還有剩餘,就綁在馬背上,車載馬馱,運往遼國。最後把人財兩空的都城縱火焚燒。大唐本土以外最繁華的都市被燃魔吞噬了!東北亞最輝煌的宮闕被火神劫持了!渤海人文明的聖殿被遼國人野蠻地摧毀了!

鏡泊湖上的難民早已被紅羅女接入道士山的洞口,進入地下穹隆。這時地下洞府裏總共收容了七萬難民。紅羅女讓他們按原居的街巷和村落重新集合,指定頭領,實施戒嚴,白睡覺,晚上活動,主要的活動就是出去排屎排尿,還有拋棄在驚恐和饑餓中慘死者的屍體,多半是老人和孩子。第五夜,紅羅女和大昭順帶著十幾名青年撈到船,在湖上劃了半夜,沒有發現有遼軍,再登上道士山張望,眼前的情景讓他們魂飛魄散,隻見龍泉府方向火光映,如同白晝,那是他們的京城在燃燒!那是他們的心髒在燃燒!熱血男兒忍無可忍了,他們衝出地宮,衝上湖岸,衝向上京,奮不顧身地衝進火海,去搶救他們的都城,搶救他們的王宮,搶救他們的神靈!

幾乎就在這同一時刻,渤海國五京十五府六十州一百四十縣都在經受烈火的洗劫。五千裏錦繡山河化為焦土。大火過後,再也看不到城市和村寨,再也看不到馬馳鷹揚和男耕女織,這一場浩劫,使白山黑水一夜之間退回到五千年前的蠻荒時代。

半年後,遼國宰相韓延徽調查從渤海故地遷移到新居住地的人口,結果是:總計九萬四千七百八十三戶,四十七萬五千九百三十六口,全是青壯年男女。另有數十萬老人和弱孺慘死於途中。在地理上,國家是以河山為標誌,可是在心理上,國家是以人口為標誌。有人的地方才能稱為國家。渤海國上百萬人口被強行遷移到遼國土地上,留給渤海國故地的是一片片焦土和一攤攤灰燼。耶律德光可以仰大笑,狂妄地:渤海國終於被遼國吞沒了!從地下洞府走出來的大昭順和紅羅女,還有他們拯救下來的數以萬計的幸存者,將會發出怎樣的呐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