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風雲激蕩(3 / 3)

1874年5月,就在日本出兵侵略台灣時,琉球國王照樣向中國派出了進貢使節。

為發動侵略作準備,187年月,日本利用同中國互換條約之機,派副島種臣到中國,試探清政府對台灣和琉球的態度。行前日本皇訓示副島種臣,以清政府是否以台灣全島為所屬之地,采取三種不同的策略。

4月0日,副島種臣在津與李鴻章會晤,互換中日條約。5月,日本使團前往北京。6月1日日本副使柳原前光到總理衙門,會晤總署大臣毛昶熙、董恂等。

柳原前光詢問三件事:“一詢澳門是否中國管轄,抑由大西洋主張;一朝,鮮諸凡政令,是否由該國自主,中國向不過問;一即台灣生番,戕害琉球人民之事,擬遣人赴生番處話等語。”日本翻譯官鄭永寧進一步解釋:“若台灣生番地方,隻以遣人告之,嗣後倘有日本人前往,好為相待,其意皆非為用兵等語。”

可是,柳原前光又以“日本即將討伐台灣生番”為挾要求在覲見同治皇帝的禮節上獲得特殊待遇。從以上言語可見日本人抱藏野心,朝,鮮、台灣都在日本覬覦之中,又可見日本人在出兵問題上之狡猾。

針對日本人的探問,清政府進行了有力的駁斥。毛昶熙、董恂答道:“??番??民之殺琉民,既聞其事,害貴國人則未之聞。夫二島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決固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

柳原前光爭辯琉球屬於日本版圖,並“貴國已知恤琉人,而不懲台??番??者何?”毛、董兩人答道:“殺人者皆屬??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窮治。日本之??蝦夷??,美國之??紅番??,皆不服王化,此亦萬國之所時有。”

柳原前光又:“??生番??害人,貴國舍而不治,是以我邦將查辦島人,為盟好故,特先告知。”總署大臣“置之化外,未便窮治”這句話應對失措,給日本人留下了把柄。

按照國際法,有幾點是十分明確的:一、琉球不是日本領土,琉球人不是日本國民。日本以琉球人被害主張權利,於法無據。

二、台灣,包括??番??地,為中國領土,高山族人是中國國民。三、日本將琉球漂民事件作為借口侵略中國台灣是違反中日條約義務的。《修好條規》第一條明確規定:“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四、日本侵略中國台灣是違反國際法的,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

可惜,中國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有人便主張出兵先攻取台灣和福州。琉球漂民事件發生後,日本借此謀劃出兵侵略台灣。

1874年1月,日本政府太政大臣三條實美和右大臣岩倉具視鑒於國內外形勢認為對台灣出兵實為必要,於是責成參議、內務卿大久保利通和參議、大藏卿大隈重信負責此事的調查研究。

月6日,大臣參議會議同意二人擬訂的《台灣??番??地征伐要略》。要略確定把台灣生番視為無主之地,以取得出兵依據,並先赴台灣偵察,然後從熟番之地登陸,而且明確不與中國討論琉球歸屬問題的方針。後由陸軍大輔西鄉從道對攻台問題作具體研究。該要略刻意將台灣生番成是無主之地,目的在於把侵略台灣成並非侵略中國,因而並不違反中日《修好條規》。這完全是詭辯。

1874年4月,日本政府設立台灣??番??地事務局,任命大隈重信為事務局局長;任命西鄉從道為台灣??番??地事務都督,陸軍少將穀幹城、海軍少將赤鬆則良為參軍;又任命外務省雇用的原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為台灣事務局準二等出仕,作為西鄉從道的助手。4月9日,西鄉從道率艦隊赴長崎,準備出兵台灣。

英、俄、西班牙等國駐日公使風聞日本將出兵台灣的消息,紛紛向日本外務省質問。英國害怕中日衝突會影響英國對華貿易,更不願日本獨占台灣,因而反對猶烈。諸國也向背後支持日本的美國政府表示抗議。

美國對台灣也是素懷占領野心,1867年美國曾以失事船員被台灣高山族人所殺為借口,派艦入侵台灣,但遭到失敗。此時,日本計劃侵略台灣,美國則給予積極支持,妄圖利用日本充當在中國擴大侵略的急先鋒。

熟悉台灣情況的美國人李仙得為日本侵台獻計獻策,另有三名美國陸海軍軍官參加日本侵略軍,美船“紐約號”受雇為日本運兵。在各國壓力之下,美國不得不要求日本停止李仙得等人參加侵略軍,並撤消“紐約號”的雇用,但外國的壓力並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行動。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