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又吩咐眾鬼道:“這些金銀,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爺爺過去,他的陽壽還早哩。我領了十王鈞語,送他還魂,教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眾鬼聞言,得了金銀,俱唯唯而退。
判官送唐王直到超生貴道門,判官道:
“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陰司裏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凡百不善之處,俱可一一改過,普諭世人為善,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唐王一一準奏,辭了判官,脫了陰司。回到陽間。開始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
由此可見,太宗皇帝為什麼要招集全國高僧,舉辦一次曠世規模的“水陸法會”?原因就在這裏,是閻羅殿的崔判官叫唐太宗複活後辦的。
崔判官叫唐太宗辦這個水陸法會,有兩大好處,得非常清楚明白:
1.凡以前的種種不善之處,俱可一一改過。
不善,就是惡,以前所行的種種惡,逼父,殺兄,害弟,蕩平六十四處煙塵,剿滅七十二處草寇,南征北伐,殺人無數。以至無數枉死冤魂叫冤報怨,這些都是可以改的。隻要辦了這個水陸法會,也就改了,這些無數枉死的孤魂野鬼便可得到超度,也就不再追究你的責任了。
.普諭世人為善,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辦了這個水陸法會,還可以以身作則,帶頭行善,勸化全下的人都來行善,不要作惡。這樣,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既然能有這兩大好處(最揪心的),唐太宗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一回到陽間,他就著手大辦這個水陸法會。
因為唐太宗大辦水陸法會,所以才招來了全國的高僧。在眾高僧裏麵,又“海選”出了唐僧陳玄奘法師做壇主主持人。
順序就是這樣的。
唐太宗辦水陸法會,從本意上講,並不是要宏揚佛法,而是要達到他個人的兩個目的:
1.超度以前枉死在他手上的無數孤魂野鬼,通過辦這個水陸法會,以前所行的種種惡,就改了,就沒有了。
.以身作則,帶頭行善,勸化全下的人都來行善,不要作惡。辦了這個水陸法會,就能保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這場水陸法會,從全國各地海選出一千二百名高僧,聚集到長安化生寺,打造禪榻,裝修功德,整理音樂,分派上中下三堂。諸所佛前。物件皆齊,頭頭有次。選定本年九月初三,黃道良辰,開啟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
由陳玄奘大闡法師。開演諸品妙經。太宗及文武皇親國戚,俱至期赴會,拈香聽講。
那麼,這場水陸法會的場麵有多大呢?數據如下:
1.級別之高:這是一場有全部國家領導人參與的佛事活動。
.人員之多:聚集了有一千二百個和尚一起作法。
.時間之長:計劃作法的時間。為連續七七四十九。
相信各位都沒有見到過如此大場麵的佛事活動。
那麼,這麼大的場麵,究竟能不能超度以前枉死的孤魂野鬼呢?不好,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身作則,帶頭行善,勸化全下的人都來信佛行善不作惡不危害大唐,這個目的,是百分之百的可以達到嘀!
這一點,唐太宗的心裏是有數的,因為他完全有能力支配這場水陸法會在民間的影響力!
可第一點,唐太宗的心裏就沒有數了,你們這些和尚到底有多少道行?你們念的經究竟有多大的法力?你們究竟能不能超度孤魂野鬼?唐太宗絕對是半信半疑的。
此時,他最關心的就是:枉死的孤魂野鬼能不能被超度。
這些人,按生死簿,死期到都沒到,就被唐太宗殺了,?所以是枉死的。
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無收無管,他不超生,他就守這兒,蹲點,賴在這個鬼地方不走了專等你來,嘿嘿,總有一,你李世民是要從這走的,叫你也莫想投胎享榮華。
你李世民他想了怕不怕?
所以,究竟能不能把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就成了他內心深處最大的隱痛!
你們這些和尚到底行不行啊?!究竟能不能把這些孤魂野鬼都弄走啊?!
就在唐太宗半信半疑的時候,觀音菩薩跳出來:“你這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隻可渾俗和光而已。”
你辦這的個水陸法會,根本就不能把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僅僅隻能做做樣子,給下的老百姓看看而已。
你,觀音菩薩隻這一句話,是不是到唐太宗的心坎裏去了?
菩薩又:“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
此言一出,唐太宗心裏的疑慮盡釋,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連忙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於何處?”
菩薩道:“在大西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太宗大喜道:“教法師引去。請上台開講。”
觀音菩薩可沒有隨隨便便地就和他講什麼大乘真經,而是現出真身,讓大家都知道她是真的觀音菩薩。這是在進一步取信唐太宗。並留下一個帖子點化道:
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裏,大乘進殷勤。
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注意:這個真經對於唐太宗來,僅僅隻有一個功能作用,很簡單,就是“能超鬼出群”。
這個“能超鬼出群”的真經,菩薩並沒有上台開講,而是:如果你想要。你就到西如來佛那兒去取。太宗即命眾僧:“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
好了!水陸法會也不做了,取真經要緊,待取來真經,?再重做這場法會。為什麼法會隻做了七分之一,就中斷停止了?因為菩薩了,這個度不得亡者超升,做了也是白做,不起作用的。
前麵過,唐太宗辦這個水陸法會,可能有兩個目的。如果他僅僅隻是為了做給下人看的,勸化全下人都來行善這一個目的,那麼他的目的就已經圓滿的達到了,他也就不會稀罕什麼西的真經了,對吧。
可事實是他非常的、迫切的想要得到這個真經,那麼,這就隻有一種解釋:他要徹底地把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這才是頭等大事。至於擺擺場子、做做樣子給老百姓看。倒是次要的了。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唐太宗之所以要到西求取大乘真經的真正目的:
1.不是為了宏揚佛法佛教。
.不是為了普度下眾生。
.是為了消除自己以前所行的惡,做的孽,犯的罪,掃清心中的鬼。”
唐太宗之所以需要如來佛的經,是為了消除自己以前所行的惡,做的孽,犯的罪,掃清心中的鬼。但是我們細想一下:要是觀音菩薩不告訴唐太宗,唐太宗會知道如來佛有這個經嗎?肯定是不知道的!
如果唐太宗不知道如來佛有這個經可以為他解災,那他也就不會派遣唐僧去西取經了。所以整個事件的關鍵之處還在於觀音菩薩。
那麼。觀音菩薩又為什麼要來指點唐太宗呢?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據有一日,如來佛祖喚聚諸佛、眾弟子,對大眾: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曆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誰肯去走一遭來?
觀音菩薩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如來佛祖要傳他的經,要把他的經永傳東土,這個難度其實是挺大的。
怎見得?是萬水千山,路途遙遠嗎?不是的,是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旨要,怠慢正宗。
這個難度究竟有多大呢?派誰去,都完成不了這個任務,隻有神通廣大的觀音菩薩方可去得。
那麼,朝上國、東土大唐真的很愚蠢嗎?以至讓佛法無邊的如來佛祖都感到傳經難,我們來找幾個例子來看一看:
1.福陵山雲棧洞的豬八戒同誌,此時扮演的角色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匪類”。豬八戒同誌因為沒有個贍身的勾當,隻是依本等吃人度日。
豬八戒在為匪的時候,是靠“吃人”來過生活的,而且還是“依本等吃人”的。可見豬八戒同誌為匪是有“幾不殺”,“幾不搶”原則的,明他僅僅隻是為了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
菩薩點化他道:“古人雲,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你既上界違法,今又不改凶心,傷生造孽。卻不是二罪俱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