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疑雲(2 / 2)

這是東海軍督的私印,送軍報過來的,是久未曾與天啟聯絡的即墨城。

昔日先皇說過,即墨城是有名將風範的人,不動如山,動則如雷霆霹靂。自鎮守東海以來,每一次,他送軍報入京,都是堪稱驚天動地的大事。

這一次看來也是如此,軍報之中寫的頗為簡練,隻說殺戮碎島邊防軍夜襲東海軍督府,已經被擊潰。但因碎島此舉等同開戰,如今東海軍督府已將沿海各郡軍隊及戰艦集結完畢,列陣於海岸線上,隻要天子一聲令下,即刻可以滅了殺戮碎島。

鍾情倒吸一口冷氣,道:“這算是怎麼回事?軍督不是和那個碎島戢武王關係挺好的麼?這就開殺了?”

北辰君辭也是頗為疑惑。他接任帝位雖說沒有多久,但邊境軍務是大事,一早就弄清楚了,昔年碎島內亂之時,是北隅皇朝支持戢武王平定內亂重登帝位的,即墨城鎮守東海郡多年,便是因他和碎島王室私交甚篤。從以前的軍報呈文分析,殺戮碎島國民彪悍,且是海賊出身,境內境外情況複雜,原本並不是北隅打算征服的對象。倒是寧願扶持與北隅友好的政權,讓他們自己牽製境內就足夠,局麵驟然演變成這個樣子,他也有些吃驚。

當即便吩咐鍾情,遣人分別去內閣和六庭館,將碎島相關的公文全部搬過來,持中殿中原本還有一匣與碎島相關的加密文書,如今,也到了該揭開謎底的時候了。

知道後麵的事情,並不是自己能輕易插手的,鍾情便先退下了,留北辰君辭一個人在書房挑燈夜戰。

朝野中被埋沒的秘密,漸漸湮沒在文書之中,北辰君辭翻看之前碎島兩次內亂的文書的時候,心中已經有了疑惑,到最後,打開封印秘密的玉匣,卻見裏麵隻是短短一張兩指寬的紙條,似是飛鴿傳書的小條。

昭武十九年九月,殺戮碎島之主,槐生淇奧卒。

信末依然是東海兵府的朱砂印,就算年深日久,依然色如鮮血。

從零零散散的奏章軍報之中也能看得出來,戢武王一生之中,有兩次瀕死,第一次是因女子身份暴露,被自己手下的武將追殺,險些喪命,卻在即墨城的扶持之下,以重傷之軀逃出重圍,數月之後浴血重歸,再度踏上王座。

而第二次,則是東皇叛亂,據說戢武王眾叛親離,被東皇的部隊圍在雲夢澤,戰死沙場,至死不屈,首級被懸於城樓示眾,但數月之後,北隅大軍壓境,拿下東皇,帶回去的,便是死而複生的戢武王。

據說被東皇斬首之人,隻是戢武王身邊親信女將。戢武王但凡出征,定然戴著銀色麵具,輕易不露真麵目,人死之後,懸於城樓的首級,尋常人也看不清楚,北隅輕易便可解釋,說東皇不過是以麵目相似之人,冒充戢武王。

戢武王是殺戮碎島之救贖,號稱一個人就可以掃蕩千軍的武神,怎麼可能輕易被凡人殺死。東皇叛亂在北隅的幫助之下被鎮壓,戢武王在即墨城的幫助下,再度重回王座,而北隅,亦因即墨城與戢武王在戰場上結下血之同盟的緣故,將即墨城留在東海郡,維持碎島與北隅之間的平衡。

謊言編的太過於完美,連北辰君辭都未曾懷疑過,此時看見這塵封多年的紙條,他才驟然覺得全身發冷。

如果槐生淇奧已經死在了昭武十九年,那麼,如今坐在碎島王座之上的那個人,又究竟是誰?即墨城不過一個武將,手中卻握著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君主廢立,這樣煊赫的權勢,到底是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