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竹海一瞥(上)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是每一個人、尤其是感性領導理智的女人們的夢想,可是女人在現實中卻是有許多牽絆的,由不得自己;不過如果就隻在周邊轉轉,倒是蠻適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女人都是多變的,電話聯係旅伴,雖然會在仙人溪、百寶寨、鏈子岩和三峽竹海等景點之間搖擺不定,可一旦決定了就堅定不移:雖然昨夜仍在滴滴答答的下雨,雖然天亮的時候天上依然亂雲橫飛,可依然全體按計劃從三峽遊客中心出發了。
世界都是趨同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人們都在浮躁的社會變成逐利的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修了一條翻壩公路,坐地收費的幸福日子本來過得美滋滋的,可是誰想到先是三峽大壩免費開放,緊接著三峽專用公路開放通行,就把那條收費的翻壩公路搞慘了,不過就把那個被一些貨老板叫苦連天,說是在宜昌翻壩折騰的費用太高的矛盾一下子就解決了。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自然也是走的免費的三峽專用公路,可以鑽鑽隧道、看看毛公山、望望江南的黃陵廟,就是霧氣太大,隔著車窗拍的照片差強人意。
好就好在走進三峽竹海的時候,天已經放晴,在這裏不僅看得見藍天上的白雲,還有越來越明亮、越來越熱的陽光。到底是以前的荒山野嶺、人煙罕至,要的就是一種自然的生態美,還有野趣。說是\"三峽地區天然氧吧\"不過份,山野中本來空氣就好;說過去是\"山鬼\"所居之地也對,原本這裏就是宜昌話說的\"鬼才會來\"的地方。不過,那座據說由9999扣鐵環鏈接而成的吊橋還有些意思,橋邊種一片青竹,還放一背簍,裝些老南瓜也很有意思,就是取名為\"鏈緣橋\"似乎值得商榷。
三峽竹海原名泗溪,以大溪等泗條溪流彙集而得名。猜都不用猜就知道是為了吸引遊人眼球而改換名稱的。宜昌像這樣的景點很多,三峽大瀑布名稱很大,可是旁邊岩石上赫然刻著\"白果樹瀑布\"卻**了它的本來身份。三峽竹海也一樣,說的是\"翠竹萬畝,名竹三百,沿溪沿路,漫山遍野,有風拂過,竹浪如海,因以為名。遠者蒼翠連綿、近者竹橫笛豎蕭,如詩意畫卷,美不勝收。\"其實從照片上可以看出,就那麼回事,也許還得去鑽更遠的山溝溝才能領略。
在一片搖曳的竹葉叢中,隱藏著一座古香古色的木樓還很有些情趣:木樓依山而建,沿著木梯拾級而上才是房間。木樓的窗戶是回字格,房*是坡*,簷前的遮陽板似乎也過於簡單,廊道的扶手很簡陋,一看就是仿照秭歸一帶窮人家的建築風格。木樓的**就是三峽竹海的標誌性地標--長著兩隻耳朵、有些惟妙惟肖的**峰,還有更高的山嶺作為陪襯,很有些意境,就是兩個垃圾桶和那個監控探頭有些煞風景。
這張照片本身就是一幅畫:高山巍峨、**突起,懸崖峭壁上被風霜雪雨剝落的岩壁曆曆可見,抬頭才能望見遠處的峰*,那山上層層疊疊的遮得滿滿的樹木古藤也看得不甚清楚,山之高正好襯托了澗之深,亂石之間聽得見山泉潺潺,一座小橋從山澗中穿過,看不見半點人跡,恰好就是王冕的\"小橋流水路縈紆,竹裏茅茨是隱居。\"恰好就是馮延已的:\"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恰好就是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