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竹海一瞥(中)
宜昌周邊的一些景區基本上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高山深穀、植被茂盛,人煙罕至、山路十八彎,可是屈指可數的五A級景區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三峽大壩是人定勝天,三峽人家是原汁原味,清江畫廊是**的水庫,而其他的4A級景區就隻能從小處做文章。比如三峽竹海的這座天生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似乎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工堆砌的,好就好在難得糊塗,看一眼、拍張照,立馬走人。
宜昌位於鄂西山區與江漢平原交界處,論高山峽穀根本不是恩施、利川的對手,論人文曆史不能與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古城的荊沙相抗衡,就是周邊的唯一古跡三遊洞也根本不能與襄陽的隆中草堂為伍,所以隻能是求變求新、以山野之趣為賣點。比如三峽竹海,說的是聖水天上來,養生在竹海,天掛五疊水,人間百竹苑,泛舟聖水湖,健身柳林寨,溯溪聖水澗,膳食滴翠樓,其實就是五疊水和聖水湖還值得一提。
行進在大山深處,抬眼望去,隻看見重重疊疊的遠山似乎次第向天邊延伸過去,又似乎從四麵八方聚集而來,近處清晰可辨,遠方的漸漸模糊,就把山嵐之間壓縮成一個狹窄的空間;低頭看去,一條小溪在亂石叢中蜿蜒而來,於是,就在小溪上架一高高的彩虹橋,雖然有很重的人工痕跡,可是新與舊、現實與曆史從來都是各有千秋,而那座突兀的拱橋出現在這荒山野嶺中,似乎還有些**,所以就拍下了。
那個號稱\"以山、樹、洞、竹、水、瀑見長\"的三峽竹海景點中被排在第二的是五疊泉,據說\"五級瀑布似天邊直掛穀底,高達491米,是亞洲最高的瀑布。\"站在穀底,不能看見瀑布的全貌,僅僅隻能看見其中的三級,雖然沒有三峽大瀑布那樣氣勢磅礴、也沒有那麼大的水量,可是跌宕起伏、錯落有致,而且轉換跌落的方位,自然就更顯得富有詩意,拍了無數張照片,挑選了半天,似乎還是這一張全麵一些,雖然有些四平八穩的。
山裏人大多是體力勞動,所以手足的重要性尤為放在首位,路邊豎一個人的足底的經脈穴位圖是不是也有這方麵的考量?想想也是,身在深山之中,上山下坡、砍柴種地、打獵挖筍,都離不開手足,創造價值、延續生命、體驗生活,也同樣離不開手足的支撐。有言道\"十指連心\",再想想方興未艾的\"足部按摩法\",就對這個雕塑肅然起敬,我們的先人的聰明才智不可估量,道教的理論、靜脈的學說,都是對人類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