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竹海一瞥3(1 / 1)

三峽竹海一瞥(下)

沿溪而行,除了那條在石縫中穿行、在岩板上**、在鵝卵石間滑過的清澈透底的溪水,就是一條山間小路在蜿蜒起伏,高山之高就必然造成峽穀之窄,不知是誰的提議,在狹窄的峽穀中支起兩個洋鐵皮做的土喇叭,就是\"回音壁\",就是\"喊破天\",那是叫絕之舉。隻是不知道男人會不會唱韓磊的那首\"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會不會吼一句\"我來了\";女人們除了尖叫幾聲,會不會唱李瓊的那首\"這裏的山路十八彎\"呢?

國人喜歡烏龜是事實,三峽竹海路邊的這個烏龜雕塑的腦殼被來來往往的女人*得發亮就是事實。那副憨厚可掬的模樣有些萌,可就是不理解標注的\"龜甲行\"是什麼意思,連百度也找不到解釋。不過人們喜歡烏龜大多是因為那句\"千年王八萬年龜\"的說法,取其長命百歲的寓意。科學家考證說,普通的烏龜隻有二三十年的壽命,最長壽的海龜也不過就是活過百餘年。可是很多事實都證明磚家叫獸們的話信不得,大家還是相信俗語說的。

三峽竹海打的是\"竹海\"的招牌,其實就是一座**峰、一個五疊泉,還有一個十多年前,所在的公司組織旅遊的時候就曾經來玩過的聖水湖。時間很久遠,早就忘得差不多了,這次舊地重遊,對那個湖麵之小有些失望,好在那些竹排和龍舟依然還是免費的,就有不少人穿上救生衣、提著竹篙、跳上竹排一試身手。不過不會有\"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的感覺,拍了這張照片,居然有些想拿來當桌麵的衝動。

山高水長是自然規律,也是相輔相存的,再高的山如果沒有水就會變成黃土高坡;再長的水如果不圍著高山轉來轉去就顯不出柔美,所以台灣的《阿裏山的姑娘》才會唱:\"綠水長圍著青山轉\"。不過宜昌周邊以前大多是夷人(也就是現在的土家族)的地盤,自然唱不出那種調調。秭歸這一帶倒不是野人出沒的地方,如果找個男娃子,粗聲粗氣的唱一句:\"我今兒沒得空啊,明兒要劈柴,我後兒天才到小妹家中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原來叫泗溪的地方在2010年花了近3000萬元,修建了景區道路、架設了橋梁、蓋了賓館、鋪了停車場,增加了一些人文景觀,就屬於提檔升級,搖身變成4A級景區了,可見得4A級景區不那麼值錢。不過和人們感覺的一樣,宜昌周邊的景點大同小異,有特色的不多,來自平原的遊客還可以圖個新鮮,本鄉本土的也不過就是\"到此一遊\"而已。所謂的竹海完全是個噱頭,聖水湖那個小水蕩沒什麼特色,倒是那改造後的五疊水有些看頭,但隻去一次就夠了,哪怕是時隔十多年,也隻需要去一次。201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