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區行(5)
五、又登壇子嶺
其實和當年相比,壩區還是有很大的變化的,現在的大壩景區綠化做得很好,桃花早就開過了,枝葉間看得見那些還沒有成熟的白桃;而原來的這裏除了光禿禿的花崗岩就是灰色的水泥和**的鋼筋;原來上壇子嶺,得從山下盤旋著一直往上爬,然後沿著長長的石階步步向上,有很多的台階,爬到那個平台上呼吸不拉風箱才算怪;現在簡單多了,乘車上到一半的位置,開始換乘分為五組的露天電動扶梯,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登上那個平台。
其實作為三峽大壩標誌性景點的壇子嶺這麼多年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那個最高處的大壩建設勘測點依然是海拔262.48米,當然是觀賞三峽工程全貌的最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居高臨下的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 \"雙向五級船閘。下麵平台上還是當年那棟貌不驚人的模型展示廳,還是那一堆不知是真是假的萬年江底石,還是豎立著那幾根三峽壩址基石、那個**的大江截流混凝塊還是那麼令人震撼,那塊銀版天書還是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壇子嶺上還是遊客不斷、絡繹不絕。
可是細微的變化還是可以察覺到的。比如那個原本是展覽介紹三峽工程模型的大廳如今幾乎被商品的展台所占據,也就變得門庭冷落了;同樣是石頭,同樣被水流或噴泉所**,可那些江底石卻被衝刷成淡黃色,而那塊截流石卻變成了黑色;壇子嶺上,少了些感情澎湃、熱情洋溢的遊客,更多的是拍完照就閃人的遊客;而在那塊天書前,更多的也是拍照留念的,我觀察了一下,幾乎沒有人耐心去讀一遍書上的相關介紹的,這也包括我,不過我多年前已經讀過。
三峽大壩到底是第一批五A景區,在全國乃至海外到底是比那個靠著西陵峽的美景而得名的三峽人家,以及那個有些不符其實的清江畫廊不知要強N多倍;這裏到底是從開工到建成來過全部時任的黨政軍領導人的地方,所以就和那\"截斷巫山雲雨\"的大壩一樣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霸氣;雖然這裏是以銀色大壩、浩瀚庫區而得名的工程景區,可是無論是道路、建築、還是沿途的一些細節,就都有一種國際範,就像範冰冰穿上中國紅就是一片叫好聲,而另一個藝人穿東北花棉襖去蹭紅地毯就被說成是\"掉份\"。
很久以前來的時候,有一個武*的工程師被他的上司叫來,指著窗外的夜幕下隻剩下山的剪影給我們講五級船閘的時候解釋說:\"就是把葛洲壩的船閘一個個的接起來,把船提升到壩上。\"可那個時候,我們都快喝得不行了,隻想找機會喘口氣;上一次來的時候,五級船閘還在安裝階段,不過,翻壩運輸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於是宜昌又變成了\"過載碼頭\",就有了翻壩公路;這一次來,輿論上說五級船閘早就超負荷運轉,可是站在那個船閘觀景台望下去,每一級閘室裏都空蕩蕩的,沒幾艘船,不知是不是高速公路的發達搶了黃金水道的生意,還是因為經濟蕭條而少了許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