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Сʱ2(1 / 1)

12小時(2)

那輛麵包車原本可坐七個人,可在電話裏說\"最少三個人\"的小姨媽她們一下子就來了六個人,加上我們家三個,就因為難得安排一下子傻了眼,當機立斷決定讓兒子帶著荊門小姨的女婿和她的孫女去搭乘曉溪塔到鴉鵲嶺的班車;可是司機卻說就是有些超載,擠一擠也就可以一起去,其實隻要想辦法,車內還是可以再擠上兩個人的。

因為不是營運車輛,當然不會去走經常堵車、路麵又窄、又破爛不堪的花豔的那段原來的老漢宜公路、現在的107國道,我們離開東站,在一家加油站前左拐,**了那條很寬的東站路,經過那座龐然大物的三峽物流園,右拐**了我們以前走過的那條東山三路,從這條路走,車行平穩、車速也可以提起來,本來就是抄近路,加上幾乎沒有紅綠燈,等到道路和107國道會合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土門的範圍之內了。

因為老漢宜公路在進行翻修,再加上我們又是超載,在魏家畈附近就拐到了一條小路上。那是一條鄉村小路,水泥路麵還算平坦,但很窄,兩輛大車交錯肯定很夠嗆,就是一台挖掘機在擴寬道路,也得等它挪到路邊以後才能通過。這是我第一次經過的地方,路邊有些規模不大的工廠車間,還有些鐵門緊閉、地上滿是落葉的院落,更多的是一些兩三層樓的農家小樓,有的已經破舊不堪,有的剛剛落成,很有現代感。

這裏是伍家區靈寶村的地盤,當年這裏是土門機場,就以土門的那條小河為界,這邊是宜昌郊區,另一邊卻屬於當時的宜昌縣。從車窗望出去,一邊是那條淺淺的小河,還有些生長的很好的菜地,另一邊是山腳,那條鄉村公路就在山與河之間彎彎曲曲的扭來扭去,很有些濃鬱的田園氣息,也有些難得一見、有些久違的鄉村景象,就是不知道那座日本人修建,解放後還一度成為空軍訓練基地,我也曾經來過的土門機場上哪裏去了。

那條鄉村公路在南灣村附近和107國道彙合了,汽車引擎轟隆著,麵包車慢慢地爬上了金銀崗山*的凹口,在那條盤旋在山*的公路上扭來扭去,一個右轉,前麵就是幾乎看不見人影、但收拾得很幹淨整潔的公墓。沿著福壽園的台階走下去,第九排第十號墓穴,時隔僅僅隻有幾天,我又一次站在了父母的墓碑前,上一次是我和兒子兩個人,這一次可是浩浩蕩蕩。

祭拜的程序各地大致趨同,據妹妹說,荊門與我們這裏最大的不同就是燒錢紙不是用的盆,而是用的鐵桶,幾個姨媽、大姐和妹妹給我的父母買了兩束花,還有一些麵額大的可怕的冥鈔,小姨媽說:\"讓你媽媽在那邊去開銀行。\"她還代表已經快九十、跟著昕昕住在漢口的二姨媽給我媽媽作揖祈禱,她告訴我,即使是現在還是經常夢見我母親,到底是同胞姐妹,所以還是很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