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樹立正確的財富觀,讓財富與善舉同行。
吃完早餐,郭先生對李自明說:“有一則古老的寓言,我想你應該沒有聽過:有一位成功者有3個朋友:第一個是相知甚深的莫逆之交;第二個招人喜歡,但與他相處得不如第一個親密;第三個是時常往來,卻對他不大關心。上帝要召見這位成功者,成功者心中有些驚慌,於是請3個朋友與他一起去見上帝。他去請那個莫逆之交的朋友一同前往,結果遭到幹脆的拒絕,連個理由都不找。他又去請第二個朋友,這第二個朋友倒還算爽快,說我陪你到天堂門口,然後你自個兒進去,怎樣?第三個朋友接到請求,說:“好哇,你又沒有做什麼壞事,根本不用害怕,我陪你去見上帝,我完全可以替你做證。”3個朋友身份不同,態度也就不同。第一個朋友是財產,無論你多愛它,它也不能到死隨著你;第二個朋友是親人,他們可以送你到火葬場,但安葬完畢之後,他們會立即掉頭回家;第三個朋友是善行,平日雖不很顯眼,但是死後卻永遠跟隨著你。
李自明笑笑,說道:“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是我親身經曆過的:有個星期天的中午,朋友約我吃火鍋。剛進火鍋店,大雨便傾盆而至。我們吃著火鍋,喝著啤酒,愜意地閑聊著。這時,一個老人從玻璃門外蹣跚著走了進來,渾身上下淋得透濕,衣服和褲子都往下滴著水。老人的頭發已白了九成,瘦骨嶙峋,在火鍋店金碧輝煌的大廳裏,他的身子瑟瑟發抖,眼裏露著怯怯的光。他在那裏站了很久也努力了很久,終於鼓足了勇氣,試探著向火鍋桌旁靠攏,向人們推銷他提籃裏的雞蛋。嘴裏不停地說:‘這是土雞蛋,真正的土雞蛋,我一個一個攢了很久……’在有小孩的桌上,他甚至做起了小孩子的工作,努力地笑著,說:‘好雞蛋,讓你爸爸媽媽買吧。’連不滿周歲的孩子他也沒放過。但吃火鍋的人們顯然沒興趣聽完他的廣告,一揮手把他嗬斥開,像嗬斥一個乞丐。他‘巡邏’完三十幾桌火鍋之後,雞蛋依然原封不動地躺在籃裏。
“當他向坐在角落的我們走來時,店裏的小工跑過來,連推帶搡地將他送回了瓢潑大雨中。我從他的眼中看出了焦急之後的深深絕望,或許他家正有一個急需用錢的理由使他不得不在這個雨天裏出來賣雞蛋。老伴病了?孩子要交學費?或者僅僅是為了能給小孫子買幾顆糖?我偷偷溜出去,將他的雞蛋全部買了下來,我用30元錢買得了一個老人的感激涕零。他語無倫次,哆嗦著手要找我零錢,我沒多說什麼,把他勸走了。當我拿著一塊藍花布包著雞蛋回到桌旁時,朋友們都笑了,笑我善良得幼稚。
“桌上的話題遂轉為對我的批評教育。他們講賣假貨的小販如何用可憐的外表欺騙人們的善良;講自己好心得到的惡報;講乞丐們的假傷口和真富裕。他們一個個苦口婆心,像是怕兒子變壞的孟母。我沒想到自己會受到如此隆重的批判,憋了很久,終於忍不住大吼一聲:就算被騙,也不過30元錢。你們想過沒有,如果他是真需要錢,這該是多麼大的一個安慰啊。”
郭先生投來讚許的目光說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我講到的故事裏的3個朋友。對這3個朋友,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分別對待。不要刻意追求金錢,它不會跟我們走;要善待你的親人,對他們充滿愛;一定要和善舉結伴同行,這是一種人生生活的大智慧。金錢隻是身外之物。在如何使用金錢方麵,很多富豪都表現出了高尚的情操。”
郭先生說:“這些富豪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理解‘讓財富與善舉同行’這個道理。他們認為人世間除了金錢以外,還有更可貴的東西。”
李自明說:“當我利用金錢幫助別人,改善他們的生活時,就是讓自己知道有很多東西是比金錢更珍貴的,這是我的使命所追求的。”
郭先生說:“隻關心自己的人,隻能是孤獨、不幸且沮喪的。如果你的注意力隻集中在自己身上,那麼你隻能是孤獨的。”
“‘治療’失落感的最好方法,就是關心別人!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方法,傷心和沮喪的人,通常都是隻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他們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幫助別人上,就可以走出悲傷的情境。因為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就是在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