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三節 開局大順(3 / 3)

王臨機發覺不對,內心忐忑地望著太宗,正欲開口詢問,卻聽太宗急聲道:“來人,擬旨!”

中路軍在主帥田重進的率領下,於三月九日出飛狐道,斬殺遼軍數百人。宋軍兵至飛狐北界,遭遇前來救援的遼軍悍將、西南麵招安使大鵬翼。

大鵬翼以勇戰聞名邊境,在遼軍中頗具威信,他率騎兵數千來援,冒充兩萬。騎兵善於平地作戰,田重進在部將袁繼忠與譚延美的建議下,揚長避短,列陣於山麓,迎戰大鵬翼。雙方激戰數回合,勝負難決。時近黃昏,指揮使荊嗣率勇士攀登山崖,用刀斧等短兵器斬殺遼軍百餘人,遼軍潰逃。荊嗣乘勝追擊五十餘裏,順勢攻下小冶和直穀兩座兵寨,並屯守直穀。

幾日後,遼軍再次進逼飛狐,兵勢囂張,田重進無奈之下,急命荊嗣退守回援。不想,荊嗣剛一撤出直穀,遼軍便趁機圍困直穀、石門二寨。

田重進得到消息,略作沉吟:“吾欲讓爾部率先前往救援,大軍隨後即到,汝意下如何?”

荊嗣所率僅五百人,寡不敵眾。心中猶疑之際,荊嗣突然想到屯守小冶寨的譚延美部,說道:“譚延美部正屯守小冶寨,統兵兩千,吾願自小道前往聯絡,請其策應。”

荊嗣答應前去救援,田重進便點頭道:“如此甚好!”

荊嗣得到田重進首肯,立即前往小冶寨,向譚延美說明來意。譚延美懼怕遼軍氣勢,問道:“敵勢如此,如何抵擋得了?”

荊嗣早已心中有數,坦言道:“汝莫要擔心。汝部全軍於平川上列隊樹旗,別遣三二百人執白幟於道側,我率所部五百人疾驅往鬥,彼見旗幟綿亙甚遠,便將疑大軍繼至,敵雖眾,可破也。”

譚延美聽其言,當即稱善。

會戰當天,譚延美於平川之上列隊樹旗,雙方大戰數個回合,遼軍數千人竟不能戰勝荊嗣區區五百人。不久,遼軍潰逃,數千人陣亡,遼軍大將大鵬翼與監軍馬贇等千餘人被俘。

幾日後,中路軍拿下飛狐城,再傳捷報。與此同時,李繼隆於涿州城南大戰遼軍,殲敵千餘人,斬遼將西宰相賀斯。

曹彬大喜,欲上奏朝廷,然李繼宣為大將李繼隆之部將,曹彬乃召李繼隆謂曰:“賀斯乃遼西部宰相,被我軍斬殺實為大功一件,李繼宣乃爾之部下,吾欲居功於爾,爾意下如何?”

李繼隆當即斷然說道:“主帥好意,末將心領之,然賀斯乃末將部將所斬,理應聞於天聽。主帥,末將有一事不明,不知當講與否?”

曹彬心性仁厚,雖為主帥,然軍中將士皆不甚懼之,如今李繼隆言辭謹慎,曹彬不免心中警惕,笑道:“將軍磊落,實乃三軍之福。將軍有話,不妨直說。”

李繼隆坦言道:“我軍十萬之眾,屯守涿州,現幽州即在眼前,遼援軍未至,主帥何不趁機揮軍北上,攻破幽州?”

曹彬心下一動,東路軍自出雄州,大破岐溝,強攻涿州,勢如破竹,乘勢北取幽州不是不可,然而皇命難違。曹彬無奈感慨,當即勸慰道:“大軍作戰,皆按照陛下陣圖所載,不可有絲毫出入。此次北伐,東路軍第一要務為吸引遼軍主力,為中西兩路大軍爭取時間,且東路軍乃開國所剩無多之精銳,陛下擔憂東路軍孤軍北上受損,命我等在此等候其他兩路大軍,實乃周詳之舉。”

太宗之意,李繼隆豈會不知?然奪取幽州之最佳時機就在眼前,怎能錯過?且中西兩路大軍捷報不斷,東路軍固守涿州,無功可建,身為武將,此乃大忌。

李繼隆道:“主帥,拖延時日,若遼援軍到達,奪取幽州便難上加難。且我軍糧草在後,時日愈久,末將恐怕陡生變故。”

李繼隆言辭懇切,曹彬卻隻能感歎道:“我大軍兵發突然,遼援軍一時難至。皇命難違,將軍莫再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