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八章 故皇索命 第一節 趙普三出(1 / 2)

第八章 故皇索命

第一節 趙普三出

李昉,這個向來以性格和厚著稱的宰相,自雍熙北伐失敗以後,在朝堂之上幾乎事事與太宗對著幹,尤其對雍熙北伐之事,李昉帶領一幫文人批評太宗。太宗無奈之下,不得不因北伐之事發下罪己詔。即使如此,文官們依然不滿意。這幾日,太宗隻要從朝堂上下來,便會大發雷霆。

王臨機一邊偷眼觀察太宗的反應,一邊在心裏暗暗詛咒李昉。其他太監不清楚,他卻一清二楚,朝中大臣之中,李昉能力一般,之所以能貴為宰相,隻因他性格和厚,易於為太宗驅使。

“王臨機!”王臨機忽聽得太宗大喊自己名字,連忙應道:“陛下,何事?”

“汝以為趙普如何?”太宗頗有些漫不經心地問道。

王臨機心裏一驚,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毫無來由,不過若是和之前自己的想法連在一起,豈不是……王臨機不敢想下去,太宗和趙普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並非自己可以枉議。思及此,王臨機連忙伏地拜倒,戰戰兢兢道:“老奴不知陛下何意?”

太宗宛若未聞,默然不語,心中卻長籲短歎。自雍熙北伐失利之後,自己在朝中的日子真是一天難過一天啊。北伐之前,自己繞過中書省直接與樞密院商議北伐之事,一方麵的確因為不希望聽到反對北伐之聲,另一方麵則因為文官不懂軍事,與其商量亦是無益。

太宗恨不得罷免李昉,然李昉一心為公,此時又是朝中反戰官員的代表,想要罷免他並非易事,而且罷免李昉後,何人又可為相?

太宗突然想到趙普!此時自己陷於危困,能解危局者,唯有趙普。趙普兩次為相,其資曆在朝中無人可比,他若為相,無可爭議。

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金匱之盟,有關大宋立國之大事皆趙普謀劃。如今這輿論危機,讓趙普去化解,自然不在話下。且雍熙北伐初期,趙普得知大軍北伐,便上疏稱北伐必敗,希望撤軍,若以他為相,反戰文官亦不會反對。北伐東路軍失敗之後,他曾多次上疏出謀劃策,其忠心日月可鑒。

凡事有利便有弊,趙普有才,但行事專斷,很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皇權,不過事已至此,比起趙普的專斷,自己更需要他為自己解困。太宗心意已決,不覺長長舒了一口氣。

這日一大早,王繼英便前往趙普府中道喜。雖然趙普此次隻是由武勝軍節度使改任山南東道節度使,但太宗將其改封為許國公,則是可喜可賀。不為其他,隻為太宗終於再度想起了趙普!

很早起床的趙普亦是神采奕奕,雖然已是六十五歲高齡,但人逢喜事精神爽,趙普精神矍鑠,滿麵紅光接待了王繼英。前番他上疏,太宗以手詔回複,此番太宗又將他改任,若趙普所料不差,不久,太宗將委以大任!

趙普對王繼英道:“繼英,若他日時機成熟,汝可願隨本官回京?”

王繼英先是一愣,隨即恍然笑道:“下官願鞍前馬後,以待差遣!”

時光荏苒,轉眼便是端拱元年(988),趙普擔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已近一年。是年春天,太宗下令舉行籍田大典,趙普為許國公,自然位於大典之列。是年,罷相五年的趙普回到開封,並於大典之前,向太宗上疏一封,言辭懇切,意欲麵見聖顏。太宗感慨不已,稱趙普乃開國元勳,自己所敬重之人,應當聽從他的請求,於是接見趙普。君臣二人相見,無不感慨萬千,太宗再三撫慰,趙普更是感激得嗚咽淚下。

太宗再次接見趙普,不僅朝中大臣議論紛紛,就連街邊茶館酒肆之中也議論不斷,開封府尹趙元僖自然不會錯過。趙元僖乃太宗次子,自太宗長子趙元佐因叔叔趙廷美之事發瘋,並縱火燒宮被貶為庶民之後,趙元僖便成為太子的第一人選。雍熙四年(987),陳王趙元僖被任命為開封府尹,親王尹京,便是名義上的儲君候選人。

趙元僖望著滿桌的美味佳肴,沒有絲毫食欲。父王再次召見趙普,莫非要啟用趙普?然趙普已兩次被罷去相位,父王怎麼還會再次任用他?可是趙普乃兩朝元老,有經天緯地之才,既能二次罷相,三次任相又何妨?

趙元僖隻覺腦中思緒萬千,一團亂麻,猜不透太宗此舉意欲何為,哪裏還有心思吃飯。趙元僖手拍桌案,心中拿定主意,當即前往書房撰寫奏疏,欲上呈太宗。

自己雖然以親王之身擔任開封府尹,是名義上的儲君候選人,然一日未登大位,則萬事不定,更何況自己連太子之位都未登上。趙元佐雖被貶為庶民,然朝中依然有他的勢力。況且趙元佐隻要不死,便是正統的皇位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