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又要開辟新戰場?(1 / 3)

見粥棚這裏沒有什麼問題,劉在勇在餘安寧的陪同下來到了粥棚外,那裏已經等滿了密密麻麻的朝鮮難民。

難民裏老人和小孩極少,大多是成年人,其中男性居多,女性偏少。

看來這次長途跋涉對這些朝鮮人的傷害非常嚴重,年老體弱的都被淘汰了,剩下了的全都是身體素質更強的人。

他們一個個衣裳襤褸、麵黃肌瘦,雙眼麻木無神,絕大部分人都躺著或者坐在地上,即使看到了劉在勇一行人也激不起半點反應。

在糧食奇缺的情況下,如何節省體力關係到能不能活下去,這些難民能跑到這裏,自然很明白這個道理。

很快,粥棚的粥終於熬好了,維持秩序的士兵開始放這些難民進去吃飯。

在士兵的命令下,這些難民全都在原地不動,隻有點到的人才可以起身前去領粥。

雖然肚中像火一樣在燒,特別是粥棚裏傳來的香氣讓他們不能自拔,但是麵對金州軍士兵明晃晃的鋼刀,這些難民們還是選擇了服從。

金州軍的士兵說得很清楚,每個人都有份,不過是有個先後罷了,這也是這些難民願意聽話的原因。

能夠遇到一個願意給飯吃的官老爺已經是萬分難得了,為了早一點吃到粥而去觸怒這些官老爺絕對是傻叉的行為,難民們明智的選擇服從。

第一波被點出來喝粥的難民是有些講究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弱婦孺,在難民群體裏屬於最弱勢的那一批。也許早一點點時間吃到粥,就可以救活一些人,這些金州軍是有非常豐富的經驗的。

有金州軍的士兵維持秩序,施粥的過程波瀾不驚。這些朝鮮百姓吃上了這碗粥,如果沒有出什麼意外的話,基本就算活下來了。

劉在勇全程視察了施粥的過程,最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望著這些喝完粥之後休息恢複體力的難民,劉在勇已經沒有什麼情緒起伏了。實在是這段時間看的太多了,從一開始的激憤到現在已經麻木了。

過來一會,幾個老人在士兵的陪同下向劉在勇走來,劉在勇隻能無奈的打起精神準備迎接這些老人。

“團長,又是按照慣例來感謝的,不知道這次是不是又要為大人您立長生牌。”餘安寧笑著說道。

“少貧嘴,軍中的規矩忘了?這是展示我金州軍仁義之師的大好機會,嚴肅一些。”劉在勇沒好氣的訓了餘安寧兩句,快步向幾位老人走去。

依舊是那些跪謝救命之恩的戲碼,劉在勇早就輕車熟路,很快就應付了下來。

能夠有膽量到劉在勇這邊來的,最起碼自覺還是有些威望的,或者在那些難民中身份是比較高的。這點從這幾位老者身上的衣服也大致可以看出來,雖然破舊,但是材質是比較昂貴的。

劉在勇按照慣例和這些老者喝了幾杯茶,順便閑聊幾句,顯示一下金州軍對他們的尊重,華而不費的事情。

聊著聊著其中一位老者說到自己是平安道江東郡的人,所在的村子離劉在勇的家鄉非常近,可以說是真正的鄉親,這讓劉在勇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老丈可知道栗樹村?”劉在勇問道。

那個老者猶豫了一下問道:“將軍說的可是大同江邊的栗樹村?”

“對,對,就是那個栗樹村。栗樹村現在情況怎麼樣?”劉在勇追問道。

“現在哪裏還有什麼栗樹村,全都被韃子毀了。”說著說著老者掩麵哭泣起來。

“沒有了嗎?”劉在勇也是一時失神,“村裏的人呢?”

“也被韃子驅趕著往漢城跑,大部分人也不知道跑在哪裏去了,還有一些人跟老朽的鄉親們在一起。”老者畢竟經曆過了很多風雨,內心堅強,否則也堅持不到開城。很快就調整好了情緒,嗚咽著說道。

“是嗎?人在哪裏?還請老丈帶我去見一見。”劉在勇頓時來了精神,迫不及待的說道。

“將軍與栗樹村……”老者疑惑著問道。

“我本是栗樹村人,前些年離開去了金州軍,多年未曾回鄉,甚至慚愧。”劉在勇慎重的向老者行了一個晚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