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抱住安國公的大腿(1 / 3)

“那族長準備怎麼處置我們徐家的田產,全都送給安國公?”一個族老冷笑道。

“送?你以為安國公是誰,會眼饞徐家的幾十萬畝田?安國公胸懷大誌,擁有的財富更是連朝廷都比不了,這樣的人要是肯收下徐家的田產,我都會笑醒的。”徐炎林譏笑道。

“那你說怎麼辦?把田都賣了?”另一個族老問道。

“賣給誰?這個時候有誰敢接手?”徐炎林搖搖頭,“一旦安國軍在鬆江實施新稅法,那些投獻在我徐家的地都還回去吧,也算是為我徐家積一些陰德。”

“還回去?那怎麼行?那可是我們徐家的田產,田契上寫的明明白白的。”眾多族老頓時急了。

徐家再怎麼巧取豪奪,也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積攢幾十萬畝的土地。更多的是一些平民百姓為了逃避越來越重的賦稅,將自家的田投獻給了徐家,把應該交給朝廷的稅賦都給了徐家。

雖然看起來那些百姓吃了虧,田地都變成別人家的了,但是比起沉重的賦稅,交給徐家的還是要少很多,至少能夠活下去。

這才是徐家能夠積累海量田地的根本原因,而大明的那些權貴們正是因為把免稅這個特權用到了極致,才使得百姓和國家都沒錢了,好處全都落入了他們私人的腰包。

“徐家占了鬆江百姓這麼多年的便宜,是時候收手了。不怕告訴你們,我從安國軍內部得到消息,要是我們不妥善處理手中的田產,安國軍就會強製將我們的佃戶移走。遼東、北方,甚至湖廣現在有大量的田地荒蕪,隻要安國軍承諾每家發二十畝地,你看那些佃戶們還願意在徐家的地裏扒食嗎?”

“到時候徐家空有田地卻無人耕種,還要承擔高額的稅賦,甚至連賣都賣不出去,那些田地留著還有什麼用?而且鬆江府的百姓還有安國軍還會因此對徐家心生厭惡,那才是最可怕的。”

見這些族老們如此頑固,徐炎林不得不透露了一點機密消息。

其實這個機密消息也是在魯若麟的暗示下傳出去的,目的就是逼那些江南大戶們釋放田產,不要逼安國軍發飆。

“那些佃戶世代依附我們徐家,唯徐家之命是從,豈是安國軍說移走就移走的。要是敢硬來,我就讓安國軍知道什麼是民心所向!”一名族老叫囂道。

這一招在以往對付官府的時候屢試不爽,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想到故伎重演。

“愚不可及!真以為那些佃戶對我們徐家忠心耿耿嗎?那不過是因為以前離了我們徐家他就活不下去,不得不聽我們的。現在要是安國軍告訴他們離開徐家就有田分,你看有多少人留下來。”

“想當初要不是我們對下麵控製著安國軍的消息,安國軍又需要與徐家做生意,沒有到鬆江大肆挖人,隻怕鬆江府的泥腿子們早跑到濟州島去了,還用等到今天嗎?”

“今非昔比了,安國軍誌在天下,不會允許天下還有哪個家族占有如此多的田產,威脅到官府的統治,像我們這樣的大戶就是安國軍首先要收拾的目標。”

“爭天下爭的是什麼?爭的就是人心。安國軍要爭取天下百姓的支持,就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還有比這更好的手段嗎?”

“我可以斷言,隻要安國軍讓江南的百姓都有自己的田種,哪怕那些權貴們再怎麼鬧騰,也翻不起什麼浪了。分田關係到安國軍的能否奪取天下,在這個問題上與安國軍較勁完全就是自尋死路。”

“何況連年戰亂,人口銳減,天下土地多有荒蕪,安國軍手裏有的是田來分。到時候值錢的就不是田了,而是人。”

“真要是鬆江的百姓都被移走了,誰為我們種糧食?為我們種棉花?為我們種桑養蠶?為我們織布?我們的商號還怎麼賺錢?”

“雖然把我們把田分出去了,但是他們種出來的糧食,織出來的布最後會賣給誰?還不是賣給我們。隻要我們徐家把地分出去了,那我們徐家就是鬆江一等一的大善人。隻要我們自己不作死,百姓們肯定會優先選擇我們徐家做生意,這才是真正的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