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世界工廠,自古有之(1 / 3)

上海縣,原本並不出名,不過安國軍在此設立開發區之後,上海縣的大名就開始傳遍華夏大地了。

因為開發區的存在,上海縣已經變成了財富的代名詞,是眾多商賈們的向往之地。

開發區是安國軍在江南的特殊存在,雖然名義上是朝廷的土地,但是所有權和管轄權完全在安國軍手上。

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殊性,開發區裏大小工坊林立,商號更是一家挨著一家。

安國軍對於工商的保護和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在這裏經商的商人們不用擔心會受到管理機構的打壓和盤剝,甚至是那些威脅到工商業的黑惡勢力在這裏也被清除得非常幹淨。

隻要不違法亂紀,遵守安國軍製定的規矩,按時繳稅,就可以一門心思將精力用到生產和買賣商品上,不用擔心受到其他事情的幹擾。

上海開發區雖然成立有段時間了,但這是魯若麟第一次來這裏。看到這裏酷似濟州島和遼南的景象,魯若麟感到特別的親切。

魯若麟到上海絕對是一件大事情,不但開發區本地的商人躁動起來,江南其他地區的豪商巨賈們也紛紛聞訊跑到上海,希望能夠見上魯若麟一麵。

安國軍的艦隊還在來上海的路上,魯若麟有充足的時間在上海停留。期間,他會視察開發區的情況,並接見部分商界代表人士。

譚明仲,當初的商業司科長,如今的開發區總管,此時站在魯若麟身邊,滿臉興奮的向魯若麟介紹開發區的情況。

“大都督,如今開發區裏有工坊一百三十六家,商號六百七十三個,從業人員共計三萬一千餘人。如果加上為這些工坊和商號服務的人員,加起來起碼有七八萬人之多。去年,開發區收取稅金總數為一百五十萬餘萬兩,今年預計會超過兩百萬兩。”

譚明仲平淡的語氣中卻帶著一股自豪,顯然對於自己的成績非常滿意。

“幹得不錯,繼續努力。”魯若麟適時的給予了表揚,讓譚明仲的表情更加興奮了。

“大都督,這家工坊的主打產品是高端刺繡,除了自有的圖案樣式之外,還可以依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定製。”譚明仲帶著魯若麟參觀的工坊是一家蘇繡作坊,能夠讓魯若麟特地前來參觀,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蘇繡是華夏四大名繡之一,所繡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蘇繡在針法、色彩圖案諸方麵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藝苑中吐芳挺秀,與書畫藝術媲美爭豔。

特別是蘇繡寫實的創作手法,非常符合西方人的審美觀,所以一副精品蘇繡流傳到西方去往往價值不菲。

隨著與西方交流的深入,西方油畫也慢慢的傳入華夏。有心靈手巧的蘇繡藝人仿照西方油畫創作了蘇繡作品,受到了西方人的熱烈追捧,每一副都賣出了天價。

由此,江南的商人們仿佛發現一條金光大道,紛紛開始為客戶生產定製化的產品,無論是銷量還是售價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蘇繡作坊裏的工人基本都是女工,她們都是刺繡裏麵的佼佼者,否則也沒有資格坐在這裏。

因為提前得到了吩咐,這些女工雖然心情緊張,但是依然沒有停下手裏的活,任由魯若麟在一個個繡架前穿梭。

蘇繡雖然價值不菲,但是製作難度也極高,往往幾個月才能製作一副合格的蘇繡作品,而且需要很高的天分才能做出來。可以說這裏的每一個女工都是高級技術人才,起碼也是百裏挑一的那種。少數幾個大師級的蘇繡師傅甚至可以說是萬裏挑一也不為過。

在這裏魯若麟看到了聖經故事、***先知、佛教,甚至印度教的各種宗教題材油畫,那些女工們依照這些油畫一絲不苟的創作著蘇繡作品,讓魯若麟大開眼界。

“這些油畫是誰畫的?”魯若麟饒有興致的問道。

“有一些是那些西洋人畫的,也有一些是我大明士子畫的。”譚明仲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