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戰火重啟(3 / 3)

雖然魯若麟帶著十萬大軍離開了南京,但是安國軍對江南的統治依然非常穩固。

新訓練出來的軍隊戰鬥力或許沒有老兵們那麼強悍,但是維持江南的治安與穩定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更重要的是,江南百姓對安國軍的支持度非常高,即使別有用心的人想要製造混亂也沒有人響應。

還有就是江南的綠林好漢們已經被清掃一空,李自成想要通過他們來扯安國軍的後腿也做不到。

這種級別的大戰,對物資的需求是海量的。每天來往於江南和武昌之間的船隻絡繹不絕,有幸參與其中的江南商家是賺得嘴都合不攏了。

戰爭就是個燒錢的機器,這個絕對沒錯,不過商人們卻非常喜歡。

這場關係到天下歸屬權的大戰主戰場在武昌,但是其他地方的次要戰場也不容忽視,甚至更早發動了。

山東的劉澤清在得到河南順軍的支援之後,率領號稱四十萬的大軍向占據大半山東的孫什發起了進攻。

同時,盤踞京師已久的劉宗敏終於按捺不住了,在山西和河北順軍的支援下,起兵五十萬攻向天津,誓要把這個近在咫尺的眼中釘拔除。並且將目標放在了山海關,準備連同關寧軍一網打盡。

李自成的目的非常明確,以其他戰場牽扯安國軍的精力,來確保主要戰場的優勢。

一時之間南北各地再次陷入烽火之中。

其實之前順軍和安國軍的戰鬥就沒有停歇過,但都是規模比較小的局部戰爭。

在經過連番大戰之後,無論是順軍還是安國軍都需要休息和調整。現在大家基本緩過勁來了,終於要大搞一場了。

純以兵力來說,山東和天津的安國軍完全處於劣勢。但是以戰鬥力來論,那可就不一定了。

而且安國軍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一幫盟友可以協同作戰,勝算並不少。

駐守天津的黃濟得到了遼東地區安國軍的支援,兵力很快就達到了五萬。而且他還聯絡了關寧軍的祖大壽以及宣府鎮的楊國柱,大家一起出兵共同對抗劉宗敏的大軍。

關寧軍沒有安國軍那麼財大氣粗,總兵力也隻有十幾萬人,獨自對抗劉宗敏的大軍還是有些吃力的。所以對於黃濟的聯合作戰要求是一拍即合,出兵十萬陳兵於山海關,隨時準備南下與黃濟一同作戰。

至於宣府鎮的楊國柱,實力最為孱弱,手上隻有幾萬人馬,主要的任務就是攻擊劉宗敏後方,伺機切斷劉宗敏的後勤線。

天下大勢已經漸漸明朗,祖大壽和楊國柱是比較傾向於魯若麟的,此時賣力表現也是希望今後能夠有個好的待遇。

山東戰場這邊孫什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主要的兩個盟友就是沈誌祥和史可法。

沈誌祥可謂是安國軍的鐵杆,隻是時運不濟,被朝廷排擠之後離開了天津,在盧象升與李自成的中原大戰時奉命南下支援,結果盧象升戰敗後被困在了滄州一帶。要不是有安國軍時不時的支援一下,早就堅持不下去了。

沈誌祥迫切需要打通與孫什地盤的陸上聯係,所以對於此次聯合對付劉澤清,沈誌祥非常積極,早就按捺不住了。

淮北的史可法則是被迫參與到了這次大戰之中。

史可法在淮北練兵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用來鉗製魯若麟的,但是辛苦了大半年之後,雖然手裏有了一隻似模似樣的軍隊,但是比起安國軍實力的暴漲完全不成比例。想以這點兵力來威脅安國軍,純粹是癡心妄想。

當魯若麟以大都督府的名義命令史可法北上出擊劉澤清時,史可法糾結了一陣子之後還是出兵了,不過是真心相助還是做個樣子值得商榷。

好在魯若麟也沒有將希望放在史可法身上,能夠牽製劉澤清的部分兵力就滿足了,最終山東戰場還是要看孫什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