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的時候,假如你生活在森林中,你就有機會聽到一場特殊的演唱會。你首先注意到的是盛開的杜鵑花或沼澤越橘,那兒隱藏著三四位歌手,它們每一個都想擔任樂隊的主唱,這種合唱會讓你以為原野和森林的半數演唱家都在高聲快節奏地演唱。其實,你的耳朵被欺騙了,杜鵑花下隻有一種鳥在歌唱,那就是純正的嘲鶇。

這種鳥最善於模仿其他鳥的鳴叫,對知更鳥、鷦鷯、金翼啄木鳥、金翅鳥和歌雀的叫聲,它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尤其是歌雀那種“皮普皮普”的鳴叫聲,它模仿得像極了,我確信遠處的歌雀會受騙,以為這裏有自己的夥伴。整場快節奏的演出似乎天衣無縫,各種鳥的鳴叫聲接連響起,富於變化,在我聽來,這是一場別開生麵的演唱會。與此同時,表演者非常小心地避免暴露自己的影蹤。然而我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被關注、被理解。那歌聲中滿是興奮和自豪,偶爾夾雜著戲謔與詼諧的東西,使我深深沉醉其中。我相信,嘲鶇隻有在遇到知音的時候才會如此高興地鳴叫。這是它展示自己的一種方式。如果你想欣賞這場演唱會,請避開森林深處的那些高大樹木,到那些低矮的灌木叢或濕地去尋找吧,那裏有許多會叮人的飛蟲!

冬鷦鷯是另一種了不起的歌手,提起它難免使用最高級。它並不像白眼翔食雀那樣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對自己的鳴叫效果信心十足。聽到它的歌聲時,你不會感到那麼驚訝或興奮。冬鷦鷯總是那樣溫文爾雅。它的歌聲流暢、厚重,有著很強的韻律,你聽了會非常著迷。我記得,六月的一個晴天,我在一片低矮的樹林中散步,空氣清涼。忽然,一支急促而奔放的曲子從空中傳來,仿佛是森林神靈的詠歎調,真是美妙極了。我四處張望,卻怎麼也發現不了冬鷦鷯的身影。它的聲音之中帶著些許膽怯,它把自己隱藏得太深了,以至於我找了兩次才發現它。在夏季,它喜歡藏身在偏遠茂密的森林,加拿大威森鶯和隱士夜鶇也有類似的習性,隻有熟悉它的朋友才能在森林深處聆聽到它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