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冒雨在荒野中前行,前往約二十千米外的下遊鐵廠。它坐落在通往長湖的路上,開往長湖需要約一天的車程。這一帶人跡罕至,在路上我們隻看到幾家很大的農場。抵達下遊鐵廠後,我們找到了一家舒適的旅店,那裏布置得很溫馨,給我們這群疲倦的旅客提供了庇護和溫暖。

在這個地方可以將馬西山印第安隘口的北部及其附近山脈的美景盡收眼底,但我們到達的那天下午和第二天早晨,一直濃霧彌漫,完全遮住了美景。不過,午前,一陣大風吹散了雲霧,我們看到了此次旅途中最為壯美的風景。離我們約二十四千米遠的地方,馬西山、麥金泰爾山和戈爾登山,群峰陡立,是阿迪朗達克山脈之王,擁有著動人的景觀。風猶如一雙巨手揭去了擋在我眼前的麵紗,使它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麵前。

這裏的鳥類很多,有黑鸝、麻雀、孤濱鷸、加拿大啄木鳥等,最令我吃驚的是這裏有眾多的蜂鳥,它們成群結隊,密密麻麻,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比我見過的任何一個地方的都要多。

阿迪朗達克煉鐵廠早已是過去式了。三十多年前,新澤西的一家公司看中了阿迪朗達克河沿岸的磁鐵礦,他們出巨資買了大約二百四十二平方千米的土地,在這裏修建公路、建造大壩、興建煉鐵廠。

我們所處的大壩建在哈德遜河上,迫使部分河水逆流重返上遊的桑福特湖,形成了一段大約十八千米長浩浩蕩蕩的水路,可以使大船行駛到上遊鐵廠,而這鐵廠似乎是當時這一地區唯一運作的工廠。在下遊鐵廠,除了大壩遺址外,我們隻能看到長滿雜草的土堆。有人告訴我們,這裏曾經堆放的是切割整齊的幾百積層的木塊,用來充當鐵廠的燃料。

而上遊鐵廠附近曾經有一個規模很大的村莊,那是工人們的生活區,如今人去樓空,僅僅剩下了一戶人家。

我們現在就是準備前往這個荒廢的村莊。沿著河岸向前走五六千米,我們看到了三四個廢棄的農場,依靠岸邊而建,有一條荒廢的原木道,提醒人們注意腳下。一路上我們碰見了幾隻冠藍雅、兩三隻小鷹和披肩榛雞,還有一隻孤旅鴿。在湖的入口處有一座木橋,由於年久失修,橋身已經搖搖晃晃。小心地通過木橋後,我們又途經一些荒廢的房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房屋房門的門閂早已不知去向,脫落的房門斜靠在門框上。窗戶也破損不堪,僅剩的幾個窗格,如同幽怨的眼睛。院子和小花園裏長滿了梯牧草,籬笆早已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