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帶遍布著許多冰涼湍急、盛產鱒魚的溪流,它們發源於這個山區的小湖和山泉。其中一些溪流的名字是磨坊溪、枯溪、威拉威馬克溪、海狸溪、鹿林溪、豹溪、不沉溪、大因金溪和卡勒昆溪。海狸溪是西部山脈最主要的排水口,它在漢考克的荒野地區流入特拉華河。不沉溪向南奔流,最終也流入特拉華河。大因金溪和東部的很多溪流彙合形成伊索帕斯河,流入哈德遜河。枯溪和磨坊溪盛產鱒魚,在奔流二十多千米後,也一並流入了特拉華河。
特拉華河的東支流和皮帕克頓支流大多是由此地山間的溪水彙集而成。在漫步探險時,我曾多次飲用清澈的溪水,那裏小溪初見日光。附近一米左右的地方,這些小溪穿越茂密的森林,幾經轉向,最終流入了莫霍克河。
在這一片區域,依然生活著很多珍稀的野生動物,熊偶爾會來侵擾羊群,我們可以從山穀中的空地上看到它們留下的清楚的破壞痕跡。
大因金山穀和不沉溪的源頭曾經被無數的旅鴿所統治。它們在這裏繁衍生息,導致數千米範圍內的樹頂上全部都是它們的巢穴。每天,旅鴿飛翔覓食,整個山穀一片喧鬧。獵手很快發現了這片區域,他們帶著獵槍,在春季一擁而入,瘋狂地獵殺旅鴿。麵對殘忍的人類,旅鴿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園,現在隻有少數旅鴿在這裏的樹林中繁衍。
這片區域還生活著一些鹿,但是數量在逐年減少。去年冬天,海狸溪附近被人獵殺的鹿就將近七十隻。有人告訴我,有個惡棍發現了困在暴風雪中的鹿群,他立即穿上雪地靴,在一個清晨殘忍地殺死了其中的六隻,並且將鹿的屍體丟棄在地上,使其曝屍荒野。傳說中,那些做壞事的人總會得到上蒼的懲罰,變成盲人或傻瓜,但是這個惡棍沒有得到應有的報應,這令人對這類傳說產生了懷疑。
不過,這個地區最吸引人的是鱒魚,這裏的溪流和湖泊盛產鱒魚。由於水溫比較低——山泉的水溫約為四十四華氏度[6]或四十五華氏度,小一些的溪流水溫在四十七華氏度或四十八華氏度,鱒魚個頭比較小。在那些偏僻清澈的溪流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鱒魚。令人無法理解的是,溪水裏的鱒魚大多是黑色的,而在湖泊中的鱒魚卻色彩豔麗,令人無法形容。
最近幾年紐約城中喜愛釣魚的人沒有不知道海狸溪的,垂釣者成群結隊而來。
卡勒昆荒野中有一個湖泊,那裏生活著一種味道極其鮮美的白色亞口魚。但是隻有在春天,在亞口魚產卵的季節,當樹葉長得像金花鼠的耳朵一樣大時,人們才能夠捕捉到它們。黃昏時分,這種魚開始逆流而上,準備前往湖泊產卵。這時整個河床被它們完全占領,密密麻麻,到處都是。捕魚者隻要走到河中,用木桶就可以收獲到很多魚。他們往往是蹚水到魚群活躍的地方,用手撈魚。用這種方式捕魚,三五個人就可以撈滿滿一貨車魚。尤其是溫暖的南風或西南風吹起時,捕魚更為容易。
雖然我對這一帶的周邊環境非常熟悉,但我隻去過兩次。有一次是在一八六〇年,我和一位朋友沿著海狸溪溯流而上抵達它的源頭,在鮑爾瑟姆湖的湖畔紮營,準備進行探險考察。誰知一場寒冷且持久的暴風雨迎麵襲來,沒有任何準備的我們隻能被迫離開。我們都不會忘記是如何沿著山間一條不知名的線路跋涉的。為了探險時的安逸,我們攜帶了大量的物資,以至於撤退時我們被這種愚蠢的想法害慘,我們背負重物,艱難跋涉。我們在山頂停下,在細雨中品味烤魚,這一幕讓人十分難忘。在黃昏時分,我們在磨坊溪畔找到了一間簡陋的小木屋,在那裏,我們躲避風雨,度過了溫馨的夜晚。
一八六八年,我和兩個朋友曾經一起前往同一山區的托馬斯湖,準備在湖邊釣魚。在這次遠足途中,我才深深明白,和印第安人相比,我自以為高明的野外生存技能是多麼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