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有些驚奇的是,西部的鳥和東部的鳥非常類似。比如,西部的雜色鶇和東部的知更鳥,在羽毛的斑紋上稍微有些差異。西部的紅翅啄木鳥和東部的金翼啄木鳥或高洞鳥,它們的區別就是翅膀的色彩,前者是紅色的,而不是金黃色的。還有西部山雀、西部紅眼雀、西部冠藍鴉、西部草地鷚、西部雪鵐、西部藍鴝、西部歌雀、西部鬆雞、鵪鶉、雞鷹等,它們和東部的鳥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西部鳥最值一提的就是在達科他平原上常見的雲雀了。它們飛向一百米左右的空中,傳來的叫聲異常清脆悅耳。很明顯,它與東部的鳥也有血緣關係。

有人在九月的時候從鄉下寄信給我:“我最近觀察到一隻新的鳥。它們不僅棲息在地麵上,還住在建築物與籬笆上,也落在地上。它們是步行者。”幾天後,他得到了一隻鳥標本並寄與我。結果不出所料,那是美洲鷚或小百靈,一隻體態瘦長的褐色鳥,與雀大小相同,在春秋兩季飛過美國,出沒於遙遠北方的繁殖地。它們通常結伴出沒於河畔與耕地,在那裏覓食。當它們飛起時,會像黃昏雀那樣,露出尾翼中兩三支白色的羽莖;飛過天空時,每行進十幾米,就會發出一聲啼鳴或尖叫。它們繁殖於拉布拉多半島荒涼寒冷、布滿苔蘚的岩石中。有人報道在佛蒙特州發現過它們的卵,而我自己確信八月在阿迪朗達克山脈見過它們。雄鳥以百靈共有的風格淩空而上,發出短促卻旋律優美的鳴囀。它們會走路。這是為數不多的地鳥的一個特點。迄今為止,多數地鳥都是跳躍者。

觀察一下普通雪鵐的腳印,它不像短嘴鴉和山鶉的足跡,總是一個腳印在前,另一個腳印在後,而是雙腳落地。而雀、鶇、鶯、啄木鳥和鵐類鳥兒都是雙腳跳著走路。水棲和半水棲的鳥都是步行的鳥,濱鷸或鷸跑起來很快。在地麵生活的鬆雞、鴿子、鵪鶉、百靈和黑鸝也都是步行者。燕子也能用腳走路,隻是姿態笨一些,也難看。百靈的走姿很優美。下次可以關注一下草地鷚在草地的行走姿態,實在是神氣極了。

除了會走路之外,百靈以及和它有血緣關係的鳥類,都可以一邊飛行,一邊歌唱。它們在空中擺動翅膀,自由翱翔,清脆悅耳的歌聲自然而然地從喉嚨中發出,真是美妙極了。草地鷚也會這樣在空中旋轉時歌唱,它的聲音會由哨聲變成洪亮的低鳴,並伴有富有感情的顫音。

刺歌雀兼具上述兩種鳥的特點,隻是在形式上略微不同。由它還可以想到英國的雲雀。作為鳴禽,刺歌雀完全可以和雲雀一較高低。

在我們的小林鳥中,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區域生活著三種關係緊密的鳥類,我在前麵也提到過,它們能行走,也能邊飛行邊歌唱。這其中有灶鶯或水鶺鴒、橙頂灶鶯或林鶺鴒,後者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它那輕靈的步伐,吸引了許多鳥類愛好者的目光。在空中一邊飛行一邊歌唱,是百靈的另一個特點,卻被許多的鳥類學家所忽視。然而這是一個即時特點,隻有在六月的下午或黃昏時分,到它們常出沒的林中,待上半小時才可以遇到,我常在日落之後聽到橙頂灶鶯陣陣美妙的啁啾聲,但是不能看清沉醉於歌唱的鳥。我知道一座少有植被的高山,傍晚我坐在山上,在山頂聆聽橙頂灶鶯動人的歌喉。有時鳥兒在山下邊飛行邊歌唱,有時就在跟前,但它更喜歡在山頂上方盤旋。它會從林中開闊地起飛,直飛至最高點,而後從另一側俯衝下來,歌聲也會隨著下降而消失,這與小百靈從空中俯衝落地的姿勢極為相似。

我是幾年前第一次發現這種現象的。那時我已經非常熟悉這種鳥的歌聲,隻是對這位歌手的身份很是好奇。春天的一個傍晚,樹葉剛剛發芽,我到林中散步,突然看到我的麵前有一隻鳥,離我不過十幾米,我說道:“假如真的是你,那麼請你展現一下你的技能吧!我是專門來找你的。”這隻鳥立刻張開翅膀,飛離枝頭,在空中盤旋、歌唱。我的目光追隨著它,看它升到高空,在樹林上空盤旋,又急轉直下,回到樹叢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