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難以置信,而現在我們知道,所有學校都在教授這本書,學生們甚至要背誦其中的一些章節。”
“那時沒有任何文學評論提到他,哪怕一句話,哪怕是壞話。”
“您怎麼解釋這個現象呢?”
“對他們來說,這隻是一部科幻,這種被知識分子當作火車站的消遣讀物。這是一種‘有默契的共識’而產生的慣性。但是,阿加綿是位偉大的作家。他的風格清晰,沒有多餘的修飾,也沒有誇張的言語。為了支撐他的觀點,他使用了流暢、簡單而直接的語言。然而,他不僅是位作家,更是個有遠見的人。他預料到了他的時代以及遺傳學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問題。”
“例如呢?”
“他在《穿白大褂的蠢貨們的陰謀》這本書中提到了克隆自己孩子的父母,他們這樣做隻是為了留存能夠完全匹配的器官,以備孩子發生意外時派上用場。這些克隆人將會被用到醫療實驗中,取代人體試驗品和黑猩猩。他甚至描寫了政治家們將會如何誘騙大眾:通過向大家保證克隆可以為以後的戰爭提供用之不竭的士兵儲備。那時沒有人讀過《穿白大褂的蠢貨們的陰謀》,於是我們允許了繼續進行克隆人類的實驗,而沒有人對此進行指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注意力被轉移了?”
“就像在一場魔術表演中一樣,魔術師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左側,因此並沒有人發現他正在右側進行著手技。我們可以想象,當時隻要有一家大型周刊刊登一篇文章或者電視裏播放一個片段,就足以讓這本書銷量飆升了!這本書就是個炸彈,最微小的火星就足以讓它爆炸。很不幸,直到五十年以後,當克隆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以後,人們才知道了這本書的存在,還是一個記者很偶然地在一家舊書店看到了為數不多被保存下來的幾本之一。他非常興奮,最終寫出了一篇文章,一周以後,《穿白大褂的蠢貨們的陰謀》在整個地球獲得了驚人的成功。”
“請告訴我,貝特朗·阿加綿的母親後來怎麼樣了?”
“兒子的自殺摧毀了她。在艱難地出版了兒子的遺作後,她因為作品毫無反響而非常氣餒,後來慢慢瘋掉了,並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四年後在那裏去世。所以,她也沒能看到自己兒子的成功。”
“親愛的亞曆山大·德·博納西約,據說為了收集到所有這些逸事,關於貝特朗·阿加綿短暫一生裏的所有細節,您進行了大量的工作。”
“對於我所寫的每一部傳記,我都會深入地研究主人公的一生,而當我們對他有一點了解以後,阿加綿就成了一個真正的裏的人物。當然,他是一個敏感、吸引人,又有點內向的男孩,但這也是因為他的內心世界裏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財富。這也是我想要通過這本傳記傳遞的信息。此外,阿加綿並不是唯一一位在死後才被人們發現的作者。在活著的時候,司湯達隻賣出了兩百冊《紅與黑》,並且隻獲得了一條文學批評,當然那是來自巴爾紮克!正如格言所說:當智者指向月亮的時候,愚者卻看著他的手指。”
“謝謝。總之,我們強烈建議購買亞曆山大·德·博納西約的書,該書向我們講述了貝特朗·阿加綿——一位生活在不知感恩的世紀的作家——生命的一切,完完全全的一切。我知道這本傳記的印刷量已經非常高了,我向您表示誠摯的祝賀。您的祖先如果知道了,一定會為您感到驕傲的。”
“我所看重的,是重塑關於一位作家的記憶,在他的時代裏,他被不公平地忽略了。希望公眾能夠讀讀他的書,並理解他要傳達的訊息,我就很高興了。”
“要想更多地了解貝特朗·阿加綿的一生和他的作品,請大家去書店購買這本由博納西約所作的極為出色的傳記《阿加綿——愚蠢時代的遠見者》吧,塔列朗出版社,售價110歐元。”
[1]出自《楞嚴經》。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複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複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