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群臣聚集楚宮大殿,關於巴國在邊境集結士兵的消息,有些消息靈通的大臣已經聽說了,還未等楚王到來,便議論的熱火朝天。楚人尚武,而楚國的許多貴族子弟也是從小便上戰場,一戰戰拚殺出了楚國的千裏疆土,上次諸侯國陳兵漢水,楚國大半將士更想一決高低,而楚王卻選擇了談判,給齊候一個台階,讓他顯示了自己天下霸主的地位便退兵回去了,很多將士心中心中不忿,對楚王也多了幾分怨氣。
而這一次,一個小小的巴國竟敢來犯,楚文王的舊仇,加上新恨,這筆賬一定要和巴國算個清楚,將士們早已是群情激憤,磨拳檫掌,熱切的期盼楚王快點出現,下令討伐巴國。
子文大夫和蒍呂臣,一個站在左邊最前方,一個站在右邊最前方,都沉默不語,他們早已料到了今日的狀況,為楚王擔憂。在楚人的血統裏,一切以國為重,縱使國君打了敗仗,臣子也可以拒絕國君入城,還有一項更為血腥殘酷的傳統,但凡重要的戰事,如果負責的將領打了敗仗,當自刎謝罪。
所以楚國的男兒大多血性萬分,無懼天地,將生死看的輕,將家國看得重。就連楚王,他們也不一定非要遵從,除非這個王值得他們信任。
隨著侍衛的一聲呼喊,楚王終於來了,他快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神情輕鬆怡然,和大臣們想象中完全不同。
“微臣拜見大王。”眾人一起向楚王施禮。
“眾卿家免禮。”
楚王看著這一雙雙透著火光的眼睛,心下十分了然,果然不出他所料,大多數人傾向於一戰定乾坤,楚國不乏出類拔萃的戰將,但說到運籌帷幄,斡旋天下的人才,除了子文大夫以外,目前還沒發現第二人。為此,他常常感覺力不從心。
“此次召集眾卿家,隻為一件事。現在巴國在邊境集結大軍,寡人認為戰不如和,所以決議和親結盟,諸位覺得如何?”
楚王語調平緩,聲音柔和,可是這柔和的聲音卻像驚天雷一般響徹這王宮大殿,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驚詫不已。
“大王,為何要和親結盟,這巴國有什麼好怕的,給我一隊人馬,攆走便是。”
說話的人是宛春,他是楚國的一員上將,在軍中威望很高。
楚王看著他,心平氣和地說道:“宛春將軍,這春季剛播種完畢,新苗初生,此時征戰,會對民生不利。”
宛春出身寒微,並非來自貴族世家,因此比別的將士更關心民生,楚王這一句話,讓他燥熱的火氣瞬間降了大半。
“可是,巴國貪得無厭,他們要的是糧食財寶,和親有用嗎?”
楚王淡然笑道:“別人也許不管用,可是此番和親的人選,是子貞公主,巴君不會拒絕的。”
“啊!子貞公主。”宛春大吃一驚,何止是他,大殿上所有人都沸騰起來。
“大王,子貞公主身份尊貴,在楚國民望很高,豈能嫁到巴國。”
“倘若能化解兩國爭端,嫁到巴國有何不可,能為楚國效命,是她的榮耀!”
“大王!”大臣屈完上前說道,“上次八國聯軍攻打我國,微臣奉命和談,可是心中實在不甘啊。若是決一死戰,未必沒有勝算,和談之後,許多小國反倒認為我們怕了,紛紛倒向齊國。如此看來,雖然避免了一時的戰禍,倒引來無窮的後患,得不償失,得不償失啊。”
“屈大夫,那些小國家本來就是見風使舵,失去了又有什麼可惜。避免一場亡國之戰,穩固楚國的根基才是重中之重,此番對巴國也是如此,沒有必要的戰爭,能免則免,這才是楚國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