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全部能量,不辱使命(2 / 2)

為了送郵件,他要翻越幾千米的高山,而其中的察爾瓦山甚至一年中有半年時間都被冰雪所覆蓋,翻越高山之後,他還要穿過河穀,路上還有很多原始森林和溝溝坎坎。冬天的時候,他就像是一個行動的“雪人”,到了夏天,他就成了“泥人”。他的工作讓他連飯都沒有辦法好好吃,隻有糌粑麵。路上渴了就喝泉水或是雪水。至於晚上,運氣好的時候也許能找到棲身的山洞,但大多數時候他都隻能在樹下或草叢中睡覺,要趕上下雨天他也隻能淋著雨水睡覺。而且還睡不踏實,因為下雨的時候也許會有突如其來的自然災難。

有一次,在他路過白楊坪的時候,因為暴雨,郵路被衝毀了,馬匹因為失足而跌入了懸崖,他為了拯救馬匹也掉了下去,如果不是下麵有一棵大樹擋住了他們,恐怕也就沒有接下來的故事了。雖然大樹救了他一命,卻讓王順友頭破血流。但是王順友說最可怕的不是路上的艱辛,而是長時間的孤獨。在地廣人稀的地方,好幾天都可能看不到一個人,尤其是夜裏,山中黑暗無光,又靜謐可怕,甚至還能聽到遠處的狼嚎聲。每當這時,他都會想到家中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和一直操勞的愛人。想到這些,他一個漢子也總是忍不住掉眼淚。每當這時,能夠拯救他的就隻有酒,也隻有因為醉酒才能睡上一個安穩覺,因為他知道,為了明天趕路,自己就必須要睡覺。

雖然那裏十分落後,但還不至於無法糊口,所以王順友並不僅僅是為了養家而從事這份工作。如果僅僅是為了飯碗,他早就無法堅持了。之所以他一直幹下來,還是郵路傳達給他的使命感所致。

在采訪的時候,王順友這樣感慨道:“每當我將郵件和報紙交給鄉親們的時候,他們那種高興的樣子就像是過年。他們體諒我的辛苦,還常常留我在那裏吃飯。每當這時,我就感覺非常溫暖,覺得是自己在做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情。”

每當王順友送到的報紙有什麼關於西部開發之類的好消息時,王順友都感覺到由衷的幸福,因為這麼振奮人心的消息就是他帶來的。這也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工作究竟有多麼重要,肩負的又是多麼特殊的使命。這種使命感讓王順友無論何時都不曾丟失過一個郵件,什麼時候他都把郵件背在身上,下雨的時候他就把郵件藏在懷裏,寧可自己淋得濕透,也不讓郵包有一點點損失。

有一次,王順友在通過溜索的時候,沒有想到溜索的繩子突然斷裂,他就這樣摔了下去,幸好摔到了沙灘上,但是郵包卻掉進了水流湍急的江水裏。王順友什麼都顧不得,就冒著危險進入了齊腰深的江水中。當他把郵包拿上岸之後,別人都奉勸他不要這麼拚命,王順友卻說:“郵包比我的生命金貴多了,裏麵可都是政府和鄉親的東西。”

就是這樣的一種使命感,支撐著王順友度過了20年,他的行程相當於21個長征,他走過的路足足可以繞地球五圈!而在漫長的20年當中,不管遇到什麼危險,王順友都沒有丟過一份郵件,延誤過一個班期!

對於那些有著強烈使命感的人而言,他們隻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已,其中的艱辛也隻是一個過程,沒有驚天動地和豪言壯語。與這樣的人相比,我們又當如何呢?完成一項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我們光榮的使命,即便我們的工作很平凡,但隻要我們竭盡全力去完成,定當做出屬於自己的事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