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0:海上遇襲鄢五大顯神威
船行第五天,到達黃海海域,抵近威海衛海防港口。大船本應在威海衛港口碼頭靠岸,休息半日,補充給養。鄢懋卿詢問白幹果:“白總管,一應物資,能否再維持十日?”
白總管答曰:“一應物資,尚可維持七日,但不知戰船原本一幹人等,有無準備全程充足物資。若無,則須在威海衛補充給養。”
鄢懋卿要白幹果去詢問船長,片刻,白總管回道:“回稟欽差大人,船長說,倘若順風順水,再過九日便可抵達臨城,則無須補充給養,否則,難以為繼。大人以為如何?”
“一切變數,未可盡知。倘若隻超三二日,尚可相互接濟,亦可無憂,不然,怕是不妥。白總管有否詢問,下一站在何處方能補充給養?”
“下官已問清楚,倘若急需,可在鬆江府碼頭補充。”
“既如此,便無須在威海衛停靠,兼程趕路要緊。”鄢懋卿要白總管告訴船長,想想又覺得甚為不妥,便讓白幹果自行下去,他要親自到船長室拜訪船長。行船五日,安全無虞,無須靠岸就盡量不靠,以免節外生枝。
欽差夫人雷氏英娥,上船時便有不適之感,連續幾日舟車勞頓,海上顛簸,常有嘔吐,寢食難安。雖有子雲隨侍左右,噓寒問暖,卻也難消不適之感。十二女子中,小隊長玉蓮最有眼色,上船就安排隊員輪流服侍夫人,給予夫人生活上的照顧,以及精神上的排遣。盡管如此,夫人身體還是日漸消瘦,茶飯少進。隨行二名侍女無計可施,急得不行。
鄢懋卿一邊擔心夫人身體,一邊還擔心著安全問題。可這種不想發生的事情,還是在這天夜裏發生了。
柳生三郎走捷徑,快馬趕到威海衛碼頭,以他在出發地觀察的情形預測,料定戰船不會在威海衛補充給養,便準備了一艘漁船,欲趁夜色直抵戰船。
柳生三郎預測得一點不錯,盡管戰船不補充給養,靠近威海衛時,航道離岸邊,最近距離不過二百丈。他將快船隱沒在海邊,十名劍客偽裝成漁民,混跡於晚歸的漁民船隻中,向戰船航道慢慢靠近。
黃昏時分,近海多是漁民回歸碼頭,偶有漁民出沒不足為奇,船長並未在意。為使戰船不至於發生撞翻漁船之虞,他照例降下風帆,放慢速度行駛。可鄢總管與朱七卻並不這麼認為,他們料定倭寇並不死心,一定會在戰船安保薄弱處下手。現在戰船離岸最近,又有漁船混跡左右,且速度較慢,倘若自己是倭寇頭目,定會在此時此地發難,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果然,太陽剛剛被威海衛碼頭吞沒,夜色還未真正籠罩下來,便發現一艘漁船不回碼頭,而是一直跟隨戰船數十丈開外。朱七身伏欄杆,一直觀察那條漁船動靜。漁船似乎發現戰船有人已經注意,便調轉方向,向岸邊疾駛。但仔細觀察,發現漁船行駛方向,並非真正向著岸邊,而是稍稍偏離航向,但速度更快了。朱七感覺不對,自己在這裏站著,一定會引起對方懷疑,便起身回艙,交待站崗衛士,全部隱藏起來,造成對方感覺都在用餐的假象。他斷定,不出兩袋煙工夫,敵人便會攻上船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躲不過,那就幹脆快些到來,早點解決,免得夜長夢多,提心吊膽。
朱七向欽差寢室而來,報告了可疑狀況。吩咐玉蓮帶領女子小隊,環侍大人與夫人左右,與子雲一起,確保眾位大人安全。就算船上萬一早已混進敵人,來個裏應外合,亦可暫時有保障。他向鄢五笑道:“鄢總管所使兵器,在室內怕是施展不開,不如到甲板上去,殺他個痛痛快快,老兄意下如何?”
鄢五看了景修一眼,見老爺向他點頭,便拱手回答道:“謹遵大人吩咐便是。”
朱七又到樓下與王中正交待,要他帶領全體欽差衛士,埋伏在船舷下,張開漁網,等候時機。最好等倭寇全部上船後,再一同出擊,爭取一擊而潰。他又到船長室,要求船長暫不升帆加速,保持現有速度,誘使敵人盡快進攻。反正也躲不過,不如早了早好。
正如朱七所料,柳生三郎發現船舷邊沒有兵士放哨,料想是進艙吃晚飯去了,便催促全力,向戰船駛來。柳生三郎隱匿幾日,心裏憋著一股子怨氣,此時,即便船上有衛兵站立,他也要攻上來了。再不進攻,便更難有機會。
接近戰船時,十個人一齊向戰船船舷甩出飛抓,“當、當、當”幾聲輕微聲響,頃刻間,十名倭寇憑借飛抓繩索力量,一躍而起,躍過船舷,好像從天而降的天兵,輕輕落在甲板上。
隻是非常可惜,他們倘未站穩,幾張漁網便鋪天蓋地而來,將他們網在其中。
船員們早已備好火把,等倭寇落地,便點燃,甲板上霎時燈火通明。
倭寇既是一流頂尖劍客,自然不會這麼輕易就被製服。就在他們騰空而起的瞬間,手中已經握住一柄柳葉刀。漁網雖是特製,一時控製住了敵手,使其難以發揮。而高手過招,就是瞬間的變化,便能扭轉乾坤。
果然,倭寇的柳葉刀甚是了得,隻是順勢一抽一抹之間,特製漁網便被劃破。漁網陣瞬間潰於無形,有倭寇掙脫出來,赴向欽差衛士。另一隻手裏,則在頃刻間多了一把長劍,頓時形成巨大威脅,感覺威力無比。
執漁網的衛士,見漁網陣已破,便就地一滾,躲過敵手攻擊。就在這一攻一躲之間,隱匿在雙炮後麵的朱七、鄢五、王中正、白幹果等人,同時閃出,迎接敵人。朱七與鄢總管,一人分別纏住二人,王中正也與一人糾纏在一起,顯得遊刃有餘,隻有白幹果,一人對付一人,尤顯吃力,但也暫無敗象。剩下四名倭寇,被其餘衛士圍困其中,一時之間難以脫身。
甲板之上,幾個戰團廝殺開來,好不熱鬧。
朱七一口大刀,揮舞起來虎虎生風,越戰越勇,盡管對方二人使盡全力,也未能占得半點便宜。朱剛剛與之交手,便明顯感到這批倭寇,實力遠遠超過行轅那批。看來,這批全是一流高手,不可大意。
與鄢總管廝殺在一起的,是柳生三郎與另一名劍客。四把長劍短刀交織在一起,舞出陣陣白光,煞是駭人。但鄢五非但毫不怯陣,反而越戰越勇,揮舞馬鞭,輾轉騰挪,軟硬兼施,剛柔並舉,饒是二刀流門下最得意的弟子柳生三郎,也一時難以奈何之。鄢總管也明顯感覺到了這批倭寇的實力,較之前批,確實大不相同。明顯區別,在於這批倭寇手中兵器,似乎要比上一批更為鋒利,他們的內力也明顯要高出前一批很多。
盡管如此,鄢總管他們還是越戰越勇,柳生三郎求勝心切,倒是有些慌亂跡象出現。眼看白幹果快要支撐不住了,鄢五也急起來,必須使出殺手鐧,速戰速決。於是,看準時機,從最薄弱的環節處著手,便可震懾最厲害的對手。馬鞭梢尖一抖擻,便劃斷那名劍客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