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刀流劍派流主柳生一郎,是日本幕府大規模派遣到大明來的第一批刀客忍者,後來的十多年中,又陸陸續續派來了無數刀客、劍客、忍者,各個流派均有。第一批數十人,分別潛藏在應天府南京城內,順天府北京城內,以及臨城杭州城內。他們以開茶莊、開藥鋪、開布行、開玉器行、開雜貨鋪為幌子,專門搜集大明軍政經濟民生大事。在第一批派遣的劍客中,還有專門的地質勘探專家,勘探大明土地上的礦產資源。發現金礦銀礦銅礦鐵礦,便做下記號,再陸續派遣人員過來偷偷開采。開鹽場,隻不過也是一個幌子。因為鹽場比較普遍,也直接影響大明之國計民生,且亦是能起立竿見影之效果的最有效辦法之一。
狡猾奸詐的柳生一郎,他一邊讓人開采各種礦藏,一邊讓人不斷騷擾沿海地區,讓大明軍隊以為是倭寇流民生事,軍事侵略,讓軍隊疲於應付,疲於奔命。然後再讓劍客忍者以及日本激進國民狂采礦藏,偷運回島。而二者又沒有直接聯係,人員也不交叉使用。采用一明一暗手段,欺騙了大明官員與軍士十多年。他們不但在浙江福建地區騷擾邊境,甚至遠到遼陽衛地區,日本人從高麗境內入侵,偷渡到遼海衛一帶,擾亂戍邊軍民的生活,妄圖煽動戍邊軍士叛亂謀反,結果都被我大明將士給識破陰謀,打得抱頭鼠竄。所有軍事的騷擾,皆是為掠奪我大明資源做掩護,他們企圖采取螞蟻啃骨頭之方式,蠶食我大明財富,以達到他們富國強兵之目的,為日後侵略大明疆土做準備。在南方沿海的出擊,目的還是實施“明民計劃”,落實到遼陽地區。在遼陽地區的行動,就是探測虛實,以及作前期準備。
也就是說,倭寇柳生一郎們,在大明王朝的土地上,所肩負的使命很多,但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掠奪各種資源,以達不可告人之目的。
他們眼看就要成功了,卻不料在南方遭遇了戚繼光之頑強抵抗,在北方也遭遇了王虎之有力打擊。這回又遭遇了一個欽差大臣出來整頓鹽務。眼看他們的如意算盤便要全盤落空,怎生叫他們不狗急跳牆?尤其是以戚繼光之抵抗,最讓他們承受不起,倘若再在鹽場上失利,那就將會全盤皆輸,徹底滾出大明疆域。如此以來,那麼,經營了這麼多年的一切,便都將會付諸東流。這是倭寇不願意見到的局麵,也是他們不能承受的打擊。
他們的如意算盤其實很簡單,那便是如此經營上一百年,二百年,大明土地上的稀有礦藏,將會全部被他們搬運回日本。有了這些礦藏,等到技術發展起來,便可提取無限多的財富,即便是那些廢棄的礦石碴子,還可以填平非常寬闊的海麵,擴大他們的陸地,以供民眾生存。而提煉出來的黃金以外的重金屬,則可以製造為武器,武裝他們的兵士。等到製造出了大批的武器,有了大批的民眾,便可實現占領大明疆域的夢想了。黃金富民,武器強國。這便是他們富民強國之策略大計。
鄢懋卿看過趙文華的《賊情疏》,知道倭寇擾邊的嚴重性。趙文華掌管禦倭重任,確乎難以稱職。此番巡鹽,便與倭寇正麵接觸,倭寇之強悍與野心,不言自明。趙文華將倭寇形成的原因,說成是日本國戰亂引起,為了生存而逃到大明土地上來的遊民流寇。實則是日本國內某些好戰派,以戰亂為借口,大勢遣送國民到大明國土上來,大肆掠奪大明財富,以作他用。日本人的小聰明,輕而易舉地騙過了趙文華之流,嚴格意義上講,進而也騙過了嚴嵩,嘉靖。鄢懋卿經過這兩次與倭寇交手,便嚴重感覺到了倭寇的組織性與目的性之強,並非趙文華之流可了解。嚴嵩受趙文華誤導,做了一些不明智之決策,實在可惜,也實在可憎!鄢懋卿希望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扭轉朝野上下對倭寇的認識,從上至下均能重新為倭寇行為定性,以期提高對倭寇的防範與抵禦,確保大明江山千秋萬代。
(未完待續 版權所有,任何盈利性質轉載出版,必須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否則,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尋找實體出版商與影視合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