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9:父子情深家書傳遞品格(1 / 3)

6·4·29:父子情深家書傳遞品格

可巧得很,正在鄢懋卿為差事感到有些吃力時,他收到了父親來信。父親已經八十多歲高齡,還在為兒子操心,這是害怕兒子一個不小心,累及全家呀。在豐城,在南昌府,在江西,鄢氏家族可是太大了。在朝為官,伴君如伴虎,稍有一個不小心,怕是要誅連九族的。倘若真要誅連九族,那可不是一般的災難,那可是好幾萬人帶災呀。父親大人這個時候來信,隻怕亦是要勸兒子謹慎行事,不要禍及家族的吧?但這樣的念頭,隻是一瞬間便過去了,鄢懋卿深知父親為人,決不會為了自己家族命運之興衰,才在這種時候給他來信。一定又是教他如何做人做事的話語罷了。

鄢懋卿接到父親家書的時候,正好是心裏打不定主意的時候。於是,他趕緊將家書拆開。果然,父親信中的話語,沒有半句是涉及到家族禍福的:

景修吾兒:

見字如麵。故園代切,夢寐神馳,別來良久,甚以為懷。

近日,為父聽聞,吾兒深沐皇恩,授敕總理全國鹽法之欽差大臣,正前往臨城,此刻隻怕早已到達,路途是否順利?萬望吾兒保重身體,出色辦結吾皇交待之差事。

近來,坊間傳聞,言吾兒執掌國家利柄,招搖過市,濫殺無辜,可有此事乎?夫聞之,為父甚是心痛,細想,卻又覺感此番傳言,不足為信。吾兒做事,一向沉穩,決難做出令祖宗蒙羞之舉。隻是人言可畏,日後行為,必當慎之又慎,以免落下話柄,遭人詬病與唾罵。

執掌國家利柄者,為首要務,心要潔,身要廉,言要明,行要正,品要端,事要勤。不可與人苟且,做不齒之事;更不可瞞天過海,行不端之為。金錢乃糞土,仁義值萬金。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一直是吾鄢氏家風,吾兒定當終身銘記,務必身體力踐之。夫為之人,必當潔身自好。清正廉潔者,必受萬世之景仰也。為父便可為汝之楷模。

正如吾兒永嘉三載,全心全意為民辦事,終得百姓愛戴,豈知為何乎?蓋因吾兒心無雜念,一心為民耶。曆朝曆代,凡心中有民者,無不受到景仰。然,身處朝堂,心中隻有萬民,亦難立足於不敗之地,還需懷抱忠君之心,不受雜念幹擾,將聖上交辦之差事,處理圓滿。忠君、愛民、尊師、重道,方為做人之根本。萬望吾兒銘記。

另有一事,為父可要勸勉吾兒景修。聽聞汝師惟中,將不久於政。朝中倒嚴風氣日盛,惟恐天下不亂者眾。皆因利益驅使,趨炎附勢者,多賣主求榮之輩。嵩乃汝師,父望吾兒,勿行苟且之事,甘為宵小之人。事一君乃忠一主,縱然受其牽連,丟官棄爵,亦勿做寡廉鮮恥之徒,行落井下石之事也。夫為人世,草木一春,個人榮辱事小,氣節操守事大,切不可因小失大,徒留罵名於千古。為父則甚是擔心,吾兒身處風口浪尖,少不了會遭遇冤屈,受世人所詬病。然,清者自清,望吾兒自當挺身做人,放寬心腸,勿受幹擾,免得壞了身體之根本。為父深知,朝廷黨爭日盛,嚴嵩者,未必就是大奸大惡之徒也。汝師文治武功,詩詞丹青,猶以書法見長,皆值得世人稱道也。爾輩宵小,抹殺不去惟中之功績,後世自當還嚴公以公道。如因黨爭,吾兒背負汙名,實屬無奈也。贛江滔滔,早晚會為吾兒洗刷汙垢,還汝清白之身。男兒丈夫,立身於世,豈能不受些許委曲?如父之一生,為保清廉之名節,受盡艱難困苦,尤為不悔。隻是稍有抱憾處,便是為父隻顧身名節,未能真正為國家,為百姓做出幾件值得後世稱道之事。萬望吾兒,青出於藍,既能保持自身名節,又能多為國家黎民多做好事、善事、益事。為父深信,以吾兒之才能,勢必可達爐火純青之化境。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雲過有痕,雁過留聲。眼前榮辱,皆不足道哉,惟有潔身自好,方為根本。吾兒定當牢記:“做正人君子,定與人為善,更兼聽則明,弗為不屑之事”之《鄢氏祖訓》。此乃我鄢字之正義也。仰我中華鄢氏,自軒轅帝始,子孫以國為姓,春秋時為鄭武公所滅,子孫遷徙於楚蜀隱居。代謝更曆,至唐文宗時,湖南節度使燧武公奉。自燧武公至今日,亦逾二十五世,其傳自文學文德二公,便世居東岸西岸。曆代傳承有序,代代忠勇耿直,從未有過不屑子孫,辱沒貴胄品質,玷汙皇室血統之事件見諸後世。吾兒根正苗純,本性良善,縱是外界汙言惡語沸返盈天,為父亦定當不取信一字一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