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徐階作客嚴府跪地求饒(上)(1 / 2)

9·3·43:徐階作客嚴府跪地求饒(上)

嚴嵩知道自己已經日薄西山,未來便是徐階之天下。為保兒孫之性命,自己必須放低姿態,求得徐階寬宥。打定主意,便親自到朝房去,邀請徐階過府宴飲。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美德。徐階自然亦不會壞了這個美德。他受寵若驚,先是不知嚴嵩用意何在,後又害怕他耍什麼花招,陷他於絕境。搞陰謀詭計者,總是提防對手,即便對手西山日薄,亦會思量再三,總是不能坦蕩麵對。而此時的嚴嵩,的確是真心誠意求人,不旦放棄垂死掙紮,更是幾近搖尾祈憐。然則,虎死不倒威,總會讓人忌憚三分。

嚴府宴飲,對於徐階來說,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即使是當年關係尚未撕破之時,亦不曾有過這等幸運,何況現在水火不相容之境地。仔細想想,便又覺得,嚴嵩似乎沒有必要,亦未曾到明目張膽害他之地步。眼看嚴嵩真誠而又祈求的眼神,徐階斷定,是嚴嵩有求於他,否則,不會出此下策,到朝房裏來懇求。

嚴嵩亦就是為了打消徐階這個顧慮,才特意將邀請的地點放在朝房,並沒有打發一個下人或管家相請。一來表示真誠,光明正大,並無整你害你之用心。二來則是讓人看見,嚴嵩向徐階低頭了,親自邀請徐階到府上做客。釋放出這樣的信號,將意味著嚴徐二家可能會聯手對付其他朝臣,官場經驗不足之人,地位還沒有穩固之人,便會有好一番掙紮與鬥爭。這正是嚴嵩想要的結果,以此緩解眼下困局。

誠然,此番舉動,明眼人一見便知個中原委。既是明眼人,便亦知曉嚴徐二人之性格。嚴嵩為人,實則並不強勢,隻是位高權重,人皆敬畏三分,僅此而已。而徐階為人,人所共知,雖則表麵長期被嚴嵩打壓,實則嚴嵩所擔幹係,容不得他有半點閃失。徐階平素唯唯諾諾,不能舒展自己本性,故覺壓抑,長此以往,產生反抗情緒。倘若徐階真心敬嚴,隻怕雙方皆感輕鬆許多。人心互換,倘若真心待人者,必不會慘遭趕盡殺絕。嚴嵩便是抱著此種心態,盡管不敢奢望換取徐階真心,若能換得一絲憐憫,子孫便不至於被趕盡殺絕。

然則,權利本來就是一把利劍,高懸於人們的頭頂。掌握相應權利之人,喜怒哀樂,一言一行,一個眼神,都會導致人頭落地,腦袋搬家。無所企求之人,倒亦可持無所謂之態度,坦坦蕩蕩過日子。可是,在這朝堂之上,誰會不在意自己的利益,誰會不在意自己的性命?倘若真是兩大權柄結合在一起,誰會抵擋得住?就算是當今皇上,隻怕亦要忌憚三分。

皇帝當然不怕,亦知道他們不可能結合在一起,即使真的聯合在一起了,以他手中至高無上之權力,照樣可以拆散他們,讓他們狗咬狗,一嘴毛。嘉靖一直在做之事,便在於此。權力小過他們之人,可就不這麼想問題了,就算明知不可能,心裏卻亦會害怕。就算心裏不害怕,至少亦會忐忑不安。雖然大家都不會幼稚到相信他們真的能講和,但各種猜想與分析的確將人搞懵了。他們看不清楚嚴嵩這一招目的何在,更看不清楚徐階打的是什麼主意,最後居然答應了邀請。難道一個要擺鴻門宴,一個卻要單刀赴會不成?

嚴嵩這一招確實夠狠,徐階有些騎虎難下,去亦不是,不去亦不是。嚴嵩這樣的態度,這些年來,徐階是從來沒見過的。徐階猶豫不決,倒讓嚴嵩不耐煩了。嚴嵩用起了激將法,正色道:“怕我害你就別來。”

徐階哪裏受過此等侮辱,把心一橫,想道:“誰怕誰來著?去就去。”

到了晚上飯點時間,徐階還是真的去了。走到大門口,他都還趾高氣揚的,一旦進入嚴嵩飯廳,見到滿滿一大桌美食,心裏便有了些許感動。但見嚴嵩一家老小都圍過來,坐到這張桌上吃飯時,心裏的感動便又增加了一分。這是家宴,是沒把他當外人看待,更沒把他當下屬看待,純粹是招待至親至重之親人般看待的。徐階有些不自然起來,他在為自己的小肚雞腸而慚愧,覺得自己誤解了嚴閣老,把他當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大惡人看待了。

嚴嵩取出一壇原裝原漿鄢公進士酒,招待徐階,並特意說明是二十年陳釀,當年鄢懋卿送來十壇,至今還有五壇沒開。嚴嵩順口說道:“老夫這個得意門生啊,其實就是鐵公雞一隻。這麼多年來,就隻得到過他這十壇酒的好處,雖說自他開了酒坊以來,每年都要給老師送十壇鄢公酒,可那種新酒,怎麼可以和這種原漿原裝進士酒相提並論?今日開一壇,我們不醉不歸。等會兒徐閣老再帶兩壇回去,好好品嚐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