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5:倭宼報複鄢五再顯神通(上)
在軍士們的幫助下,麥收工作很快結束,又開始搶種苞穀、土豆、大豆、高糧,紅苕。各種植物,自己合理安排,高糧和大豆各司衛署都層層下達了種植任務,必須種植,其餘的自由決定。鄢五爺想多種一些高糧,一個冬季太漫長了,要是能將酒坊再支起來,烤一些酒出來,那該是多麼好的事啊。
鄢五爺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兄長,希望得到他的支持。鄢懋卿給他算了一筆帳,支一個酒坊,少說亦需要千把百兩銀子,倘若有些家夥什在附近買不到的話,得到關內去置辦,那就還要增加額外支出,多花費數百兩銀子,亦不是沒可能。
鄢懋卿本來想告訴他,也許在遼海衛待不了多長時間,一旦接到聖旨,說不定明天就會離開亦不一定。但他沒說這個話,那些都是不能說的事,自己想想亦就罷了,不要說出來動搖人心。他隻是說,家裏已經拿不出這麼一大筆銀兩了,兄弟自己的錢亦拿出來用了不少,最好還是先不支酒坊為好,等以後家底紮實些再支吧。
鄢五爺想想亦對,兄長家有多少錢他是知道的,自己手上亦已經沒有多少錢了。聽兄長這麼一說,他便說道:“老爺還分你家我家的,不是顯得生分了麼。要說我出錢,那亦是應該的,我家吃飯的人多,我家的人亦吃得多,自然應該多出錢。現在的確亦拿不出這千來兩銀子,那就明年再說吧。”
本來,去年鄢五爺就想重新支起酒坊,隻是那時不但沒有錢,還欠了一些外債,的確不是時候。今年雖說存了幾百兩銀子,的確亦不夠。他原本想,再找子雲萬成千成他們,在軍營裏借一些,現在兄長說暫時不支酒坊,那就不必要麻煩他們。
“兄弟,幾十年來,老哥這個家,一直靠你支撐著,尤其是最近這些年,更是辛苦兄弟了。你亦多次救過老哥的命,可以說,兄弟對愚兄,簡直是恩重如山。都到現在這個時候了,兄弟還是不肯稱呼老哥一聲大哥嗎?”鄢懋卿誠懇地說。
鄢五爺靦腆地說道:“幾十年了,都習慣了。我心中一直把您當大哥的,可就是叫不出口,每當要叫的時候,又總是感覺不對味。大哥,不要怪兄弟。其實,我知道大哥心裏苦,本想等到裕王繼位後有個轉機,現在看來,怕是難了。不過,兄弟倒是感覺,倘若大哥真能放下這個名利場,日子過得肯定要快樂許多。您看,現在我們全家,多麼的快樂幸福啊。這可是做多大的官,都很難獲得的,賺取多少銀子都買不來呀。在兄弟看來,現在這種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是人應該過的生活,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鄢五爺看得出,兄長還是在內心深處抱有期望的,期望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回到朝堂之上,過那種叱吒風雲般的日子。隻不過有礙於麵子,不說出來罷了。
鄢五爺其實心裏非常明白,兄長倘若真能重新回到朝堂之上,定能幹出一番大事業,即便是封一個首輔幹,能力亦是卓卓有餘。
就以首輔徐階而言,執政能力隻怕亦未必能及之萬一。首先,兄長絕對不會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與精力,浪費在朝堂黨爭之上,更不會整日琢磨整垮誰,以便自己人上位。他定會海納百川,起用有才能之人,共同創造大明未來。再者,兄長識人用人眼光獨到,定能籠絡各門各派之人尖子,為己所用。其四,兄長為人正派,作風優良,忠於皇上,忠誠朋友。倘若真是做了首輔,必定能獲得眾臣擁戴。第五,兄長能力超群,尤其是掙錢之本領,絕對可服眾。有了這五條,大明子民豈有不富裕之理,大明江山豈有不穩固之理?
按說,先皇在徐階等人的咄咄逼人之下,都能無數次力保其性命,應該是有為新帝留下左膀右臂之用意。隻是,新帝登基一載有餘,居然一點影子都沒有,是其中出什麼問題了吧?縱然不做首輔,哪怕封一個內閣輔臣,兄長亦應該能發揮出他全部能量,為大明創造美好前程。
子民生活要過好,朝廷官吏要俸祿,國庫要有錢,皇上用錢時才不犯愁,倭寇侵犯時有錢給兵士們發薪資……一個王朝,大凡小事,除開錢哪能辦得成事兒?
“兄弟說得對,我是需要調整心態,學著改變一些東西。跟生活學習生活,就能過上最好的生活。”鄢懋卿誠懇地說道。既然兄弟內心跟明鏡似的,他必須承認,在兄弟麵前,就再不必隱瞞什麼,不像在孩子們麵前,流露出來,會影響他們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