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4:衡州沈同知他鄉遇知己(三)(1 / 2)

14·6·74:衡州沈同知他鄉遇知己(三)

沈鐵嚐拍拍女兒手背,笑嗬嗬的說道:“是是是,父親承認,我家鳳英絕無虛言。這回總成了吧?你看看伯伯都舍不得吃了,還不快給伯伯添到碗裏去?”

沈鳳英旋到鄢懋卿身前,輕輕將碗裏的湯舀到鄢懋卿麵前的小碗裏,她將碗裏的內容,一樣舀了一些,然後說道:“伯伯請快嚐嚐,味道如何?”鳳英一副想得到肯定的模樣,巴望著快些告訴她結果。

鄢懋卿捏起調羹,慢慢品嚐,等到一小碗湯和海藻、蘑菇,以及那隻雞蛋都咽下去了,才慢慢說道:“賢侄女兒果真是奇才,即便是在京城,最有名的瑞福齋大酒樓掌廚,亦未必能做出這個味道。海藻爽脆,蘑菇清香,雞蛋滑嫩,而湯裏添加參茸,更是具備了提神醒目之功效。別看這是小小一碗湯,可是糅和了賢侄女對生活的感悟與理解。沈大人好福氣,有女如此,此生夫複何求?”

沈鐵嚐早已笑得合不攏嘴,他對鳳英說道:“這回得意去吧,伯伯當年可是京城有名的美食家,很多大酒樓都請他去品嚐自創的菜肴,經他嘴一吃呀,那道菜就成名菜了。你能得到伯伯肯定,是你前世修來的福分呢,還不趕快謝過伯伯。”

沈鳳英行萬福禮,說道:“謝謝伯伯。伯伯過譽了。”

鄢懋卿這才想起,應該給孩子一點禮物,一隻手不停地掐算,一隻手卻找遍了全身,隻有自己貼身佩戴的一塊玉佩,適合送人。他取下來,有一瞬間,他還舍不得送出去,但想,隻怕用不了多久,便會回到咱家來。這樣想時,便隨手送給了鳳英。

鳳英接過去,仔細端詳,顯出一副愛不釋手之模樣。嘴裏不斷說著謝謝伯伯的話語。

這是一塊祖傳的玉佩,雖然不值錢,卻是很有意義。是當年景修母親給他,要他轉交給英娥的。說這塊玉佩是祖上傳了好幾代人,專門傳給小兒媳婦的。鄢懋卿從豐城回來,原本應該交給英娥,等到將來子龍有了媳婦,由她親手送給她。可是,回來後便陷入一切是非中,便一直戴在自己身上。

今日湊巧,這個孩子太討人喜歡,作為長輩,吃了人家精心製作的菜肴,便就贈送一個小物件,那又如何?隻是,他不能說明這塊玉佩的來曆便是了。

沈鐵嚐心裏高興,知道這塊玉佩定有淵源,因他發現景修取下之時,有一瞬間遲疑。又見玉佩古舊,一猜便知,是景修祖傳之物件。看來,自己的暗示是起到作用了。因而,他並沒阻止女兒接受這份禮物,反而感謝景修對女兒的疼憐。

兩位父親,雖然沒有明說這其中含義,但都心下有了想法。

有了沈鳳英這場插曲,沈鐵嚐和鄢懋卿之間,感覺距離更近了一層。兩人推杯換盞,斛籌交錯間,亦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哥們兒。

鄢懋卿是因為很久沒有人願意與他交談,更不用說飲酒了,見沈大人還算真誠正直,沒有下套子,使絆子的壞心眼兒,便多飲了幾杯。即便是多飲,心中亦是有數的,就算“無話不談”,卻還是留有餘地,“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嘛,這點世故他還是懂的,何況自己今日今時之地位,亦不允許他語言有失。

沈大人可不這麼看問題,他認為,與像鄢懋卿這樣的人說話,沒有擔憂,不必防著他去向聖上告密,更不必擔心他,會與監察禦史勾連陷害。一來,鄢懋卿本身正直,二來,現在而今的他,與自己沒有任何厲害關係,根本不可能惡意陷害。盡管如此,他照樣秉承不說過頭話,不讓任何人抓住把柄的原則。

二人看起來是真正的交心,實際上亦互相提防著對方,隻是,不如都在官場上的雙方,那麼明顯與直接罷了。

久居官場之人,遇到這樣的說話對象,便是遇到知己了。倘若哪方心底裏有進一步的要求,哪一方說了過頭話,以後就連這樣的“知己”亦做不成。明白人都明白這個理兒。假如真要傻乎乎地向對方掏出心窩子,說一些不合時宜之言,另一方便會開始虛以委蛇,從心底裏瞧不起你,甚至原本不想整理你,亦起了整你之心。因為你太直,好整理。

沈鐵嚐說鄢懋卿,曾經是京城有名的美食家,這話倒亦不假,是有一段時間,京城裏各大酒樓,每每自創出一道菜肴,便要邀請一些人去品嚐,然後加以宣傳。幾年下來,很多酒樓被他吃出了名氣,他亦被人宣傳出了名氣。因而,才有後來禦史鄭絡彈劾的“置酒高會,日費千金”之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