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4:造福祉永嘉百姓萬民傘(下)(2 / 3)

三年時間很快便到,沙城鹽場正如錢縣令預計那般,非常正常地運營著,今年便可向朝廷上繳五十萬兩以上白銀,明年便可達到預期目的,上繳一百萬兩。看這勢頭,可能隻多不少。朝廷後來那五萬兩白銀,鄢懋卿沒再追要,亦沒人說要再劃撥下來。鄢懋卿去年就已向朝廷上繳了五萬兩白銀。等於是第二年便還清了投資成本,第三年可上繳五十萬兩,第四年起,便可持續每年上繳一百五十萬兩以上。

這是朝廷上下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包括鄢懋卿自己,亦沒想到,沙城鹽場會有這麼好的效益。鹽場初具規模,鄢懋卿是時候功成身退,便向聖上奏報,懇請回朝繳旨。

去年發生了一件事,那便是鄢子雲動身去歐洲前,到永嘉來看望過父親一次,也許是鄢懋卿新喪麗娘,還處在悲傷中沒有走出來,父子二人吵了一架。其實亦不是吵架,隻是父子倆爭執了幾句。

鄢懋卿想讓汗青留下來,參加科舉考試,爭取中個進士舉人什麼的。這是父親最後一次要求兒子參加科考,這幾年來,凡遇科舉考試,子雲都以各種理由拒絕父親,眼看就要遠離家鄉,此去未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聚,父親態度便有些強硬。而子雲則堅決要走,他告訴父親,他要將歐洲先進文化帶回,改變大明,使大明王朝能真正成為天朝上邦。

就是這句話,讓鄢懋卿覺得兒子大逆不道,便嚴厲斥責子雲一番,要他以後再別說這等離經叛道之言。父子二人話不投機,子雲隻在沙城鹽場住了一晚,亦不知道父親近況,更沒來得及詢問父親近況。見父親非常憔悴,還以為是父親勞心勞力積勞成疾。

因為,子雲等人赴歐,一切費用都是由老師詹姆斯負擔,子雲便忤逆了父親意願,執意奔赴海外。

傳教士詹姆斯,在大明生活了很多年,一邊傳經布道,一邊冷眼旁觀,發現大明人總是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民族,最發達的國家,整個民族都有一種夜郎自大的狂妄,根本不知道世界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革命。他熱愛這片土地,更熱愛這個民族,可他不能眼睜睜看著,這個曾經強大的民族,落後於世界民族之林。

尤其是歐洲正在進行的工業革命,要是大明缺席,那將是世界的損失。可是全大明的人,包括皇帝,都沒將這些放在心上,外界的一切變化,好像都與他們無關似的。因此,詹姆斯決定,在大明的年輕人中,選拔一批有知識有學問的人,走出去,先接觸一下西方文化。

正好鄢子雲是他的得意門生,其父又是朝中實力派官吏,上升空間大。倘若有朝一日學成歸來,或許能實現他的理想。他對子雲等一批孩子寄予厚望,因而,不惜花重金將他們送去法國,以期學有所成。

經過兩年多觀察,鄢懋卿覺得錢正淳,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的確是在為永嘉老百姓作想,便一步步培養他管理鹽場事務。在此番回去朝奏疏上,竭力為他爭取到主管沙城鹽場之權利。內侍監隻派出一位懂賬目的郝公公前往,常駐鹽場,監督鹽場一切事務,但不能參與鹽場管理。

人是呂芳派來的,之前在內侍監便是管理賬目的,性格非常謙和,數十年未曾參與內侍監任何一派爭鬥,亦無親戚朋友。惟一嗜好便是貪吃,好在亦不過分。呂芳覺得,此人最為適合外放。臨行前便告訴郝公公,到了沙城鹽場,隻管賬目,不得幹涉鹽場管理事務。遇事隻向他遞折子,倘若他不在了,無論誰做老祖宗,都隻能向主子遞奏折。

為防止出現意外,呂芳還為郝公公向嘉靖帝討了一道聖旨。呂芳用意非常明顯,他要保護沙城鹽場,不讓一切居心叵測之人插手。呂芳用意,是得到鄢懋卿密折彙報後決定的。為保鹽場機密不外泄,鄢懋卿特意向呂芳詳細彙報了鹽場事宜。呂芳感到茲事體大,才特別用心此事。

嘉靖三十八年春天,鄢懋卿在沙城鹽場駐紮期滿,鹽場運作正常,一切安排妥當,便要奉旨回京交差。他收拾好簡單行李,買上香燭紙錢,到麗娘母女墳前,長坐了一日,說了很多話。當晚,乘坐錢縣令派來的轎子,回到縣衙,又與錢大人大醉了一場。

翁婿二人相向而坐,無言以對。最後還是鄢懋卿趁著酒勁兒,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錢大人,是愚婿對不起麗娘,不該找一個鄉下接生婆為麗娘接生。要是早幾日送回永嘉城來,麗娘和孩子怕亦不至於就這般歿了。”

鄢懋卿一直沒改口稱呼錢永成為嶽父,錢永成亦一直沒改口稱鄢懋卿為賢婿、女婿,就是錢正淳,亦一直稱呼的是鄢大人,錢氏一家,都沒改口,隻是下人才稱呼鄢懋卿為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