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6:五龍觀兄弟生死長相伴(四)
因此,商量半日,決定一人最多收下兩名徒弟。於是,便製定出一套嚴格的考核辦法。要在數百位年輕人中篩選出十人,倒亦並非難事。經過體力測試,武功考校,人品暗探,體格評估,相貌選擇等等一係列關卡,各自覓得二位得意門生。
五龍觀自此香火鼎盛。
因為人少,觀裏事務不多,一應平常事務,皆由徒弟們打理。無塵掌門便繼續遊走鄉村,鋤強扶弱。
無塵真人第一次見到兄長鄢懋卿,是在整修道觀之時。
整修道觀,需要各種材料,幾位真人平素皆無積蓄,無錢購買,隻好各自下山化緣,說明重建道觀之必要。原有老香客見到他們,便紛紛奉獻出一些木材,錢糧等所需之物。
不到一年時間,道觀便修葺一新。正是在幾位真人化緣之際,讓贏冠,不,讓無情內心產生了嫉妒。倘若他無情再去化緣修葺道觀,一定不會有人打賞一棵木頭,到時候不會有人出錢出力。於是,便躲在暗中策劃了那出鬧劇。
無塵真人回到東岸村,原本時間已經過去幾十年,以前認識他之人,幾乎盡皆過世,還有幸存者,皆已老眼昏花,再加上他變化確實太大,便無一人認出他來。見景修兄長日子過得恬淡適靜,嫂子眼疾雖未痊愈,卻亦過得安靜。又見兄長並未認出他來,便心裏決定,此生默默守候即可,不便讓兄長大悲大喜。
鄢懋卿數月前得知五弟暴斃,又得知落霞山莊怪異之事,先是悲傷有加,然後掐算一番,便亦釋然。子龍前來報訊息,並未告訴父親,五叔是因為思念兄長心切而亡之真實原因,隻說暴斃。因而,景修亦未曾深究,隻是悲傷一陣了事。上了一定年紀,而又有一定修為之人,見慣了生死,倘若看淡了世事者,即便是家人辭世,亦難讓其陷入巨悲大痛之中而不能自拔。
無塵真人到鄢氏祠堂祭拜,由東岸鄢氏族長帶領著,還在周圍察看一番,與景修兄長打了個照麵。他似乎看到兄長見他的瞬間,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便恢複如常。知是兄長見他身材輪廓有些熟悉,但見相貌迥異,心中疑問便頓消。既然如此,無塵便再無打擾兄長之意。以後凡出入東岸村,都遠遠躲避著兄長,怕時日一長,泄漏了天機。
無塵真人還曾在夜裏暗訪東岸村景修老宅。那是師兄無心之大弟子,外出聽來的一件怪事,說東岸村有生人出入,時常斜眼打量鄢府老宅,似乎是想打侍郎老爺主意。東岸村鄢氏族人甚為擔憂,便悄悄告訴了無心真人之大弟子,希望五龍觀真人關注一下此事,若有可能,好好保護鄢侍郎。掌門一聽,心中大為驚異。想必定是朝中某人,還在忌憚兄長複出,前來監視或者取其性命。
果然,無塵連夜趕往東岸,正遇上那人手持短刀,意欲進門行刺。無塵隨手撿起一粒石子,將其點穴,閃身挾持而去。在一僻靜處,拍醒行刺者,一問便說出實情。原來是萬曆帝身邊大太監張晟派來的小太監,打探鄢侍郎身體是否康健。
張晟交待,如若通議大夫身體康健,便取其性命,倘若風燭殘年,便放過了之。小太監經過數日觀察,發現景修體態輕盈,完全不像年已近耄耋之人,便欲行使“老祖宗”交待之使命。
無塵真人好奇追問:“張晟為何要無緣無故致通議大夫死地?”
小太監答曰:“馮保被張晟陷害致死,可在死前,他向李太後說了一句話。”
無塵心裏緊張起來,問道:“什麼話能讓張晟害怕成這樣?”
並非張晟有意聽到,而是無意間,聽到馮保與李太後說起朝中政事。李太後憂心忡忡,問馮保,大明王朝將向何處去,馮保答曰,唯有景修方可救大明。李太後自是知道鄢侍郎此人,好奇追問,此人如今身體可安好?馮保正要回答太後疑問,張晟便邁入太後宮內,說是要向太後稟報重要事宜,便打斷了馮保話語。
張晟要向太後稟報之事,正是誣告馮保有謀反之心,說馮保暗中聯絡舊臣,密謀擁戴萬曆帝堂弟廉親王朱翊煊為帝,言之鑿鑿。唬得李太後呆立當場,馮保亦莫名其妙。就在大家愣怔的當口,張晟下令將馮保帶走。馮保這才醒悟過來,遂反抗,便被張晟一刀結束性命。
張晟自然對李太後不能怎樣,但他聽得馮保最後那句話,便想起鄢懋卿便是景修。馮保之意再明白不過,“惟有景修方可救大明”,難道馮保有嘉靖帝或者隆慶帝遺旨,假如果真如此,那麼,主子的皇位便不保。於是,先發製人,找個理由,將馮保解決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