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5:新《鄢懋卿傳》重塑新形象(1 / 2)

20·4·105:新《鄢懋卿傳》重塑新形象

鄢懋卿,字景修,號劍泉,南昌府豐城東岸人。出生於正德三年(公元一五零八年)正月初三日卯時,歿於萬曆三十三年(公元一六零五年)冬月二十六日午時,享年九十八歲,無疾而壽終正寢。

懋卿少時玩皮,祖父謐病榻厲斥,始勤奮好學,才智大增,奮誌科舉。嘉靖二十年,進京殿試,進士及第,中沈坤榜三甲第九名。由行人擢禦史,屢遷大理少卿。三十一年,編集刊刻《文山先生全集》共二十八卷,為中國文學之史冊留下光輝一頁,後收入《四庫全書》集部。撰寫著作並刊刻《易經正義》六卷,頗受嘉靖帝青睞,後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易類第八卷。人皆以懋卿恃才自負,然則自信耳。嚴嵩柄政盛隆,拉攏之,為嵩父子所用。

三十五年,轉左僉都禦史,受嘉靖帝指派,遠赴浙江,修建永嘉沙城鹽場。沙城鹽場從此為永嘉百姓生命之根,福祉之本。懋卿不辭辛勞,親自帶領沙城鹽工,曆時三年修建竣工。永嘉大夫王東崖氏,裒金磨石,碣文於碑,記其功德,使永嘉萬民銘記於心。同時,全城百姓跪於縣衙門前,贈其萬民傘,以表彰其為永嘉百姓所造之福祉。

三十八年秋,帝感念其功,擢升左副都禦史。

三十九年春,皇朝三大殿重修,資費奇缺,會戶部以兩浙、兩淮、長蘆、河東、河西鹽政不舉,請遣大臣一人總理,嵩遂薦懋卿,帝賜尚方寶劍,敕夫人同行,並賜五彩輿,令十二女子舁之,路人傾駭。欽差出行,儀仗隆重,皇威浩蕩。舊製,大臣理鹽政,無總四運司者。懋卿盡握天下利柄,兼顧彰顯浩蕩皇威,所到之處,行賄者眾,盡皆笑納之,以充稅銀。監司郡邑吏蒲伏迎接,以表忠心,懋卿盡皆嚴厲斥之,餘眾皆未敢再次效仿。同年欽差任上,疏通運河數百餘裏,奠定王朝不世之功勳。

餘眾以媚懋卿,致以文錦被廁床,白金飾溺器,極盡溜須拍馬之能事,所欠朝廷稅銀則拖遝延宕。以海鹽縣令吳仁尤甚,懋卿徹查賬目,悉知貪墨巨額鹽稅,遂斬之,所獲贓款,悉數充斥稅銀。慈谿縣令霍與瑕,公然抗忤,罷之。淳安縣令海瑞,道聽途說,以下犯上,羅織欽差罪名,呈遞南京都察院。禦史林潤,從某言計,依此嚐劾懋卿“要索屬吏,饋遺巨萬;濫受民訟,勒富人賄;置酒高會,日費千金;虐殺不辜,怨谘載道;苛斂淮商,幾至激變”五大罪狀。帝核無實,並悉有人意欲加害,遂置不問。

四十年,召為刑部左侍郎,敕通議大夫。嵩敗,禦史鄭洛受某指使,另織罪名,劾懋卿及大理寺卿萬寀朋奸黷貨,二人皆莫名落職。全國餘鹽,歲征銀六十萬兩,及懋卿增至一百萬。懋卿去,巡鹽禦史徐爌極言其害,乃複六十萬之舊。然,市鹽零價並無改變,民怨激沸。一計不成,既而捏造寀匿嚴氏銀八萬兩,懋卿紿得其二萬之無稽之談,兩人含冤莫辯,先後抄家戍邊。

其父鄢高,字時升,號二濂翁,明正德八年癸酉科進士,《中國名人大辭典》載:明正德年間,任福建光澤、江西吉安府泰和縣縣令。為人忠厚,心係百姓,權貴欺壓盤剝百姓,他便堅決抗擊。正德帝敇封文林郎,調任湖廣道監察禦史,後任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清正廉潔,剛直不阿。地方豪強威脅恐嚇,皆視死如歸,決不收受賄銀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