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二 太極拳與氣功,隔一層玻璃窗(2 / 3)

一晃過了4年。到了l967年,已經在文化大革命中。雖然這場史無前例的運動被冠之以“文化”,卻讓人感到拳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自知拳頭不及別人硬,所以我一直躲在家裏當逍遙派。但我很清醒,知道總有不能在家逍遙下去的一天。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將來踏上社會時在新的環境裏可以揚眉吐氣,我得抓緊時間練練。練什麼呢?同學們都在練啞鈴、練俯臥撐、練摔交,我畢竟是學過幾天拳的,對這些都有點鄙視。我不在死力氣上跟你們爭長短,況且我的力氣一直不夠大。我要練還得練拳。太極拳我練過,少林拳我也練過,比較下來我更傾向於太極拳。少林拳講究靈活,竄跳蹦踨,而太極拳則講究以靜待動,以慢製快,以小力勝大力,以不變應萬變,這些都從理論上更合我的心意。以前學太極拳收效不大,那是因為教師的水平不夠。有過學少林拳的經曆,我相信隻要老師有水平,我就一定能學得出世。我在拜師前先進行了一番偵察。我認得沈伯伯是我母親的同事,多次站得遠遠地看他跟人推手,看他笑嘻嘻輕輕鬆鬆地將人推出一丈外去;看別人無論怎麼推他,他都能像不倒翁似地應付裕如。我認準他有真功夫。這樣的小個子,這樣的文質彬彬的樣子,他給我帶來了信心與希望。

從跟沈伯伯學拳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到自己確實是找到了一個好老師。以他教拳的要求之嚴格而論,不僅我學簡化太極拳不能算一回事,就是學少林拳的那段正規訓練也不能比。他聽我說以前學過拳,就叫我比劃幾招,我說都忘記了。他又叫我擺幾個樁步看看。我擺了個弓.步樁,又擺了個馬步樁,他看後都搖搖頭說不對。他說我擺馬步樁肘臀部撅出,不是太極拳的式子。這樣擺樁步,胯部以下其實都沒有鬆開,氣就浮在上半身下不來。他說我的弓步樁虛實不分明,這樣移步就不輕盈。他要求七成以上的重心要吃在弓出的前腿上,後腿蜷起向前邁動時不能有先踮一下腳尖的動作,上步的過程要慢,在這過程中前腿要紋絲不動,獨撐全身的重量。他還教我一個太極丁字步。前腿伸直虛點地,後腿彎曲全著力;襠要圓滿,胯不能凸出,身子跟後腳要成90°角,後膝不能。超過腳尖,百會、尾閭與湧泉穴要成一條與地麵垂直的直線。沈伯伯對樁步非常重視。他認為太極拳的基礎就在於下樁。開始,他每天教我幾個招式後,餘下的時間就讓我擺樁步。一上來,弓步樁與馬步樁我連一分鍾也擺不住,丁步樁更不談,按照他的要求,簡直無法使自己站住。後來,我似乎能擺上一會兒了,可是讓他過來一看,總是這裏那裏可以指出許多毛病,讓他給一校正,我又站不住了。沈伯伯給我提出一個標準,要感到胯部燙得像火燒一樣,這樣姿勢才是正確的。他還說,通過日複一日的堅持鍛煉,這種火燒感會一點點往下走,由胯部到大腿,再到膝蓋,再到小腿,再到踝部,燙到腳心,便大功告成了。他說,太極拳以柔克剛,關鍵在於一個“鬆”字。但這個“鬆”還有上下的區分,講究下實而上虛。腰部以上的肢體要求相當地柔軟且富有彈性,兩臂要求像浮在水麵上似的,輕飄飄地不著力。但上身的力鬆到哪裏去?隻有放到下部。所以太極拳除講究“鬆”之外,還講究個“沉”,-要求全身的力統統沉到腳底,腳就像在地上生了根似的。當然兩隻腳還要分出虛實來,哪怕一隻腳的後跟與前掌也要分出虛實來,虛實之間要能相當快地轉換,這便是“靈”。但下樁相對上身來說,就不是講究“輕靈”,而是講究“沉穩”,要在“沉穩”之中再求“輕靈”。故而練拳不練下樁,就像造房子不打好地基,到頭來隻能是一場空。“鬆”是太極功夫的核心。隻有“鬆”了氣血才會“通”,氣血“通”了感覺才會“靈”,感覺“靈”了意識才會“濃”。我跟沈伯伯學的是楊式八十八式。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全部套路,以後便每天跟著他打一套拳,然後他給我糾正幾個姿勢,再跟他學學推手。這樣直到1968年底我畢業分配去市郊國營農場,我跟了他一年多,基本上天天不脫班。回想起來,至少花了半年,我才勉強過了樁步關。其中最艱苦的一段時間,恐怕有一個月左右,兩條腿酸脹得連樓梯也跨不上。當初拉韌帶也曾火辣辣地痛,我晚上躺在被窩裏睡不著,可是與練下樁吃的苦頭比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如此吃苦,我心裏卻很高興。這才像個練功夫的樣子! 如果功夫可以輕輕鬆鬆地學到手,那種功夫豈不人人都能會,還值什麼錢?想不到“劃空”一樣的太極拳要下那麼深的功夫去學,這使我更加相信太極拳的神通。這樣鍛煉的結果,使我兩塊大腿肌肉迅速地鼓突出來,變得石頭般的堅硬,成為我全身僅有的兩塊稱得上“肌肉”的肌肉,當然這兩塊肌肉現在也都退化了。不過我想,本人之所以到八十年代中期突然發現可以發放外氣,那點功夫一定是在六十年代的那一年多時間裏練成的。而那段時間裏,可以稱得上練功夫的,算來唯有擺樁步了。其它如從推手裏學的隻是功夫的運用,也即資本的使用方法與技巧,恐怕與氣功關係不大。與氣功有關係的內功“本錢”,在我大概主要是從下樁中賺來的。後來我在公園裏看到許多人擺著各種姿式練站樁功,總覺得大多數人沒有做到下實而上虛,許多人的胯部都沒有打開,能夠鬆到膝蓋的為數已經很少。這樣,他們的氣差不多浮在上半身,集中在胸口膻中穴周圍的尤其普遍,很難做到氣沉下丹田。我想,這恐怕是許多練氣功的人,一旦得氣以後,容易產生憋氣軋氣現象的原因。由此,我更深地休會到沈伯伯從練下樁著手教我習拳的英明。

在我學會全部套路後不久,沈伯伯就教我太極推手。他隻教四正推手法,即棚捋擠按,不教四隅推手法(採捩肘靠)。他認為採捩肘靠動作太大,太猛,易傷和氣,平時玩玩不適宜。他讓我從推手中去體會太極拳的要義。太極拳動作要求虛靈頂勁,沉肩垂肘,鬆腰塌胯,含胸拔背等等,這些在推手中都能顯示出實際的功效來。然而,當我在沈伯伯的引導下向太極功夫逐漸深入時,卻也一點點感到我正在背離預想中的“功夫”目標。我預想中的“功夫”,按沈伯伯的說法,稱之為技擊。然而太極功夫除了技擊這一麵外,還有另一麵用之於養生健身的,沈伯伯稱之為導引。經沈伯伯點明,我才知道練拳的目標與推手的方式都有技擊與導引這兩種區別。在上乘的太極功夫裏,技擊與導引應該是渾然一體的,相當於“無極而太極”的狀態;但在具體修煉的過程中,則各有側重,相當於“太極動而判分陰陽”。從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拳的形成、演變、完善與定型,是我國武術史上一次意義十分重大的改革。以往,我國的以健身為目的的導引術與以技擊為目的的武術基本上是分流的,各自沿著自己的發展軌跡前進,到了太極拳,這兩股清流開始彙集在一起。導引術與武術,它們本有相一致的地方,譬如兩者都要通過一定的動作鍛煉使身體矯健,腰腿靈活;而規定動作的編排又往往從模仿動物的動作著手。如相傳由先秦彭祖編創的導引術,就有熊經、鳥伸、鳧浴、魚躍、鴟視、虎顧、龍導、龜咽、燕飛,蛇屈、猿據、兔驚、狼踞等套路,而武術中也有猴拳,豹拳,雞拳、鴨拳、蛇拳、虎尊、狗法、火龍拳、白鶴拳、虎豹拳,金獅拳、螳螂拳、鷹爪拳等以動物為名的拳種。但它們之間又有許多相衝突的地方。武術既以技擊為最高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有時就不惜要犧牲自身的健康。技擊要傷害對手,又要盡量避免為對手所傷害。為了傷害對手,就要學身法、步法、手法、腿法等,還要鍛煉內勁的瞬間爆發力。為了提高承受對手打擊的能力,又要練排打功夫。無論是練技法,練內勁,還是練排打,都難免要引起皮肉與內髒器官的傷害。不少拳師都有秘傳的傷藥,為自己及徒弟療傷。即使輔以藥物,這種傷害很難說就根除了。步入中老年後,舊創每會複發。我見到過許多自幼苦練各種硬功武藝的人,到中年後都改練太極拳與養生氣功,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感到自己的身體虧損太大。當然也有把練武與健身的關係處理得好的,使武功與健康都臻於完美境界的高人,然而這種人畢竟為數稀少。這些還僅是鍛煉過程中所付的學費,在與敵手直接較量過程中所受的傷害,更要數倍於茲。我看見過一則報道,一個從小習練武功的武警戰士,為了降服一個也有相當武藝的歹徒,使出了一手家傳的“穿心掌”。功力僅用了三分之一,就將對手擊倒。但他本人也大病一場,躺了幾個月才得以恢複。試想,如果這個武警戰士用出了全部功力,他自己的身體又要在反作用下受到怎樣的傷害呢?所以海燈法師說,練武功的人一般壽命都不太長,原因就在練武功身體要受到損害,這是十分中肯的話。過去練武主要不是為了健身,而是為了謀生。哪怕不是以賣拳頭、教武藝、當保鏢、幹行伍來糊口,至少也可以為生存奮鬥提供些安全的保證。隨著現代社會槍械的引進,文明程度的提高,武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大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日益萎縮。這樣,為了練武而付出太高的健康代價的必要性就成了問題。同時,人們對延壽益年的期望值又越來越高。太極拳於是應運而生,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青睞。從來還沒有一種拳像太極拳那樣強調健身,以致從套路到推手練習都形成了一個以健身為目的的獨立係統。

沈伯伯在套路與推手練習中遵循的便是導引的路子。但是,太極拳既然是拳的一種,而不僅僅是健身體操,它就必然包含有武的成份。它的導引功效是建築在技擊功效的基礎上的,或者說,凡在導引方麵有價值的,在技擊方麵都能找到依據。前麵已經說過,沈伯伯在套路練習方麵強調下樁,這在技擊方麵的意義相當明顯,在導引方麵的意義則是我日後一點點體會出來的。在推手方麵,沈伯伯強調的是“意識”。“意識”這個詞,作為太極推手的一個術語,與一般意義上的用法是有區別的。它既指人在推手過程中的一種思維活動(在這個意義上使用時,推手術語中又稱之為“意念”),又指一種具有一定的物質性的狀態(在這個意義上使用時,也許可以翻譯成“信息”與“信號”,推手術語中又稱之為“威脅”)。習太極推手的人談到“意識”,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意念”與“威脅”這兩層意義看成是同一的,渾然一體的。這表達了一種觀念,認為“意識”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既是主體的又是客體的;“意識”不是在比喻義上,而是在實際意義上,可以直接由精神變成物質。這樣的觀念,與氣功對於“意識”的理解是十分相似的。但是,抱有這種觀念的習太極拳的人,對氣功師運用意識發功遙控人的活動大多持懷疑態度。這是因為太極拳對“意識”的作用認識是有條件的,它的精神變物質是建立在經典物理的力學基礎上的。換句大白話來說,你要叫對方動,首先必須碰到他。太極拳強調以靜待動,以慢製快,以柔克剛,以小力勝大力,卻從來沒說以無勝有,不相信隔牆打人,或者揚手一掌風、一個掌心雷將人擊倒的事。在雙方接觸的前提下,太極拳會製造出“四兩撥千斤”的奇跡來。太極拳宣揚其功夫之神奇,有“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之語。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澄甫的入室弟子董英傑所撰的《王宗嶽太極拳論詳解》中對之注解道:“練功既久,感覺靈敏,稍有接觸,即能感覺而應之。一羽毛之輕,我也不馱。蠅蟲之小,亦不能落我身。蠅蟲附我身,如著落琉璃瓶,光滑不能立足,蓋我以微妙之化力將蠅蟲足分蹉也。”盡管說得有些玄,畢竟還在力學的範疇裏。據我的理解,“四兩撥千斤”奇跡所依據的力學原理主要有四條:1,重心的絲毫偏斜,可能導致整個龐然大物的傾倒。因此,在人的重心上,隻要施加很小的一點力,人就會顛撲跌倒。而從對方身體的任何部位,若找對合適的角度,都可以使力直指對方的重心。2,打擊力的大小,不僅取決於在單位麵積(如指頭、拳頭)上施加的力量,還取決於這一力量的瞬間速度。與之追求力量的增大相比,太極拳更注重速度的提高。太極拳還要求力能即刻爆發,沒有“助跑”。這就是太極拳所謂的寸勁。寸勁要求我方之手能在不離開對方身體部位(即“粘”住)的情況下突然發力,“寸”是形容它的力的作用線之短。這種勁據說是能透過肌肉骨骼直接傷及髒腑的。3,靈活地運用杠杆原理,隨時巧妙地變換支點與力點。使對方加力於我處變成支點,使我加力於對方處變成力點,這樣,隻要在力點上施加很小的力,就可以將對方的身體撬動。太極推手對杠杆原理的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有時候,我方與對方身體接觸的一隻手上,也要分出支點與力點來。譬如在中指上用力(力點),其它手指與掌部就要求附著予對方身體毫無動靜(不增不減地“粘”住,作為支點)。太極推手中的化勁、引勁、搓勁、提勁、旋轉勁等,都巧妙地運用了杠杆原理。4,合理地不失時機地利用對方作用力後的反作用力。這種利用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使我方身體與對方來拳(或掌、指)相接觸的部位,順著對方力的作用線方向保持同樣的速度往後退,直到對方的作用力到零(推手中叫“引進落空”),產生回縮的意向後,即以該部位順著退力線路(一般即來力線路)突然加力,這叫“接勁”。另一種是我方手掌主動給對方身體加一小力,使對方產生瞬間的對抗反應(推手術語叫“頂”),然後順著“頂”力的方向將手掌“吸”回,致使對方“頂”力撲空,重心移動,這叫“引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