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懸梁刺股,或者吃一片維生素C。
一
二十多年前的廣場時尚,瘋狂且震撼。
成千上萬的人聚攏在廣場上,在清晨寒風中怒吼英語,口中白氣如龍,每一個音標都帶著對那個時代赤裸裸的渴望。
二十多年後,又一輪學習熱潮到來,李陽依舊是主角。他的欄目被放在喜馬拉雅的付費首頁,頭條置頂。
如果說上一輪學習浪潮源自對外麵世界的向往,那麼這一輪恐怕始於對外麵世界的恐慌。
恐慌的人們將自己深埋在知識之中尋找安全感。
上班路上,他們戴著耳機聽“邏輯思維”裏的知識段子;午休間歇時,他們刷著“界麵”、“36氪”或“鈦媒體”的付費分析;上廁所時,手機的屏幕界麵是知乎;晚飯的主題詞是閾值、黑天鵝與零和遊戲。
“吳曉波頻道”的新銳會員已經超過15萬,他們每日耐心地聽著中產階層進階的音頻秘籍。
馬東和《奇葩說》團隊在傳授職場教程,總計260招,僅2016年12月3日一天,銷售額就達500多萬。
在知識分享社區知乎中,在最火的問題“為什麼學曆不一定值錢,但學區房卻非常值錢?”的頁麵右下方推薦著最新的直播教程,主題分別為高頻量化交易、民間借貸和金融原理入門。
這是個飛速運轉的世界,快到“一小時學會股指期貨”“三步選中好股票”的名稱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饑渴。
最有名的“得到”學習平台,門生已超145萬,雖然有許多人交了錢便不再來,雖然每天有85%的推送不會被打開。
但從交錢那一刻起,他們已獲心安。
這和那些交給孔子十條肉脯,然後懵懂聽課的弟子一樣。
聽不聽得懂不關鍵,可不學習何以安身亂世?
二
十幾年前,中國出版業向民營變革,那時機場的暢銷書是《誰動了我的奶酪》《富爸爸窮爸爸》和《哈佛商業圖書精選》。
此後十餘年,雞湯勵誌類和探險誌異類圖書大行其道,暢銷書前十名中純科普類的隻有一本霍金的《時間簡史》。
沒有幾個人能看懂關於時間和空間的巨著,但書房最好有一本,可裝點門麵。
這一輪學習浪潮明顯不同,知識變得廉價且親民,且可選種類很多。
馬雲的合夥人公開了阿裏巴巴十七年的管理心法,跨國公司高管分享著六十天練就高效競爭力的訣竅,樂嘉用性格色彩學教你一眼看透人心,這些都曾是付費平台的熱門課程。
然而,學員們課後細品時仍不免有熟悉的雞湯味,這些課程和機場售賣的成功學和管理秘訣本質上並無不同。
有人收聽了知名大V的理財課程後抱怨:隻有第一講是幹貨,其他講都是更改案例後重複循環的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