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針對知識付費效果的調查中,有近半人認為效果“一般”,而12.3%的人表示不滿意,因為“付費得到的內容,自己本可以找到免費的途徑來獲取”。
10分鍾的音頻、1000字的文章、2個小時的講座,真知灼見到底幾何?
或許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某位老師反複強調的理念和觀點不再醍醐灌頂,進而厭倦;某場谘詢或經驗分享依舊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溝通成本;所謂的財富捷徑,依然隻能傾聽傳奇,不能親身複製。
學習者最後還是傾聽者,傾聽者總免不了成為偷聽者。
2016年5月,王思聰在分答平台回答了有關留學、投資等32個問題。
如今他已很少出現,那些正經回答更少有人問津。
主頁上被頂得最高的問題是“如何處理與前女友的關係”,以及對算命的看法和擇偶觀念。偷聽者甚眾。
三
現在看來,大學畢業時怒扔書本實在是天真到一塌糊塗的舉動。
畢業是一個騙局,學習恐怕是貫穿終生的舉動。
在這瞬息變幻的世界,科技文明讓行業更迭無限加快,淘汰也無限加快。
2017年年初,一位34歲博士被大企業辭退的帖子引發了集體熱議。剛剛擁有二孩的男主人公麵對兩套房子的房貸和生活開銷茫然無措,“中年危機提前到來”。
另一個故事在朋友圈也廣為流傳:一位41歲的公司高管勤懇工作了二十年,但公司隨著行業的落寞而倒閉。因為不熟悉移動通信技術,他隻得賦閑在家,四處降薪求職。
穩定收入和體麵生活的幻象被擊碎,他們在知識迭代中四處碰壁。調查顯示,一名博士生畢業四年後,他所學的專業知識將全部老化。
每個人都擔憂自己成為文明前行的犧牲品,這也是這輪學習熱潮的潛因。
對於飽含“高度競爭的憂患意識”的中產家庭而言,改變了命運的知識是他們最後的底氣。
然而,麵對不確定的行業變化以及潛在的人工智能的威脅,究竟該學什麼呢,學到的知識有沒有用?許多問題並沒有答案。
在這個時候,知識本身或許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能與知識網紅達成某種愉快的互動,換來安眠和好夢,就已經足夠了。
其實,知識焦慮十多年前已經爆發過一次。
在2000年左右,香港醫學研究者發現,很多25~40歲的高學曆人士會在沒有任何病理變化的情況下突然失眠、焦躁、尿頻和嘔吐,女性甚至停經。
研究者稱,每天連續看電視、聽廣播和泡在圖書館的人是知識焦慮的高發人群。
醫生給出了一個治療方案:每天接觸的媒體不能超過兩種,減少娛樂,保證9小時的睡眠,睡前鍛煉15分鍾,多喝水,補充維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