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走半生,果然仍是少年(2 / 2)

姚院士還告訴我們,傳統超級計算機60億年才能算完的問題,量子計算機在3小時內就能給出答案。

生命之牆下,這個時代的推牆者默默舉起釘錘,他們比過往更有自信,也更有力量。

在第五屆騰訊WE大會上,麵對中外頂尖科學家,人類基因組醫學專家張康教授謹慎地宣布了這一代人的生命界限。

他所帶領的團隊已攻克了肝癌的早期檢測。他稱,通過DNA甲基化確定早期癌症並進行治療,可以在2027年將因腫瘤而死亡的病人減少一半。

這僅僅是開始。在實驗室,他們發現,DNA甲基化對人類的衰老有決定性作用。

他們通過調整老鼠的DNA甲基化,已將其生理年齡擰回零歲。

“正因為這個,我們認為在我們這一輩,能夠把人的生命延長到150~200歲。我們希望他活200年,但是身體年齡還是在50歲或40歲以下。”

這隻是諸多好消息中的一個,在基因、幹細胞、端粒酶等諸多領域,推牆人正不斷吹響號角。

這一次,人類壽命的延長將不再是風燭殘年的勉強延續,推牆人不但在延長壽齡,更在提高生命質量。

斯坦福大學的神經學教授、老年疾病研究專家托尼·韋斯-克雷(Tony Wyss-Coray)的研究課題原本是解決老年人的阿爾茨海默症。然而,他在研究中發現,當將年輕的血液注入蒼老的大腦時,大腦就可重回巔峰。

類似的試驗,在老鼠和小樣本群的人類中已取得積極成果。

他們的項目名稱也因此改名為“返老還童”。

當我們的生命被延長至150歲,“60後”“70後”“80後”和“90後”都將處於成長的前半段。

年輕的血液維持著智慧,迭代的科技消滅著疾病,或許這就是我們所期望的最美好未來。

在這個未來,我們出走半生,果然仍是少年。

在全新的生命界限下,一切規則和玩法都將發生深刻改變。

過去,我們的人生短暫易逝,時常會導致三個問題:油膩、局限和混沌。

那些盤玩手串、譏諷纏身的中年人,何嚐不曾鮮衣怒馬、青春年少,油膩的主因是喪失了生命的衝勁。

人生已到中途,於是得過且過。風塵模糊了容顏,惰性也包裹了生命。

比油膩更可悲的是局限,我們隻能忙碌當下的生活,隻能仰望有限的天空,我們的活動半徑固定在有限的城市,太多世界無暇觸及。

碌碌半生後,我們就要匆忙迎接死亡,人生其實一片混沌。

古訓說“五十知天命”,人生已過大半,知曉天命又有何用?

因為太匆匆,過往我們或許沒時間也沒必要做人生規劃。

然而,在150~200歲的生命界限下,一切都將被推倒重建,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重建一份新的人生規劃。

對於職業戰場而言,退休將遙遙無期,我們須洗盡油膩,重燃鬥誌,規劃人生的新目標;對於財富戰場而言,我們須做長線規劃,積蓄財富以應對多變未來;對於家庭而言,一生相守一個愛人將成為最寶貴的誓言。

和突如其來的人工智能浪潮一樣,對於生命的爆發式延長,人們毫無準備。

嘲笑聲還未消,你我已身在潮中,或許,這將是人類最幸福的抱怨。

在混沌的中世紀徘徊一生後,67歲的達·芬奇在法國寂寞離世。

他在遺言中說:一生沒有虛過,可以愉快地死,如同一天沒有虛過,可以安眠。

無論界線是77歲,還是150歲,這理應是人類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