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隻有抵抗某事才會因它而痛苦(1 / 1)

第三天 DAY 3

當你做到了為自己的焦慮留出空間,並順其自然地讓它暫時存在於生活中,你就已經完成了“不抵抗”的第一次訓練。

你做得很棒!現在讓我們繼續修煉。

假設你有一位特別討厭的親戚,她總是不管不顧地隨時給你打電話或來訪,而且老是絮絮叨叨一些雞毛蒜皮的廢話,基本上快把你逼瘋了!除了因為你沒有劃分明確的界限而讓她黏著你的事實之外(我們後麵也會討論這一點!),你還能做什麼呢?

練習“不抵抗”!

它是這樣運作的:你聽到門鈴,就知道是她來了。你可能會立即進入“抵抗”模式:“哦,我的天!又是她!她會喋喋不休,而我根本沒有機會擺脫她!”在這種情況下,你將會在她拜訪你的這段時間裏飽受折磨。

或者,你可以在應門之前花一點兒時間調整,告訴自己:“好了,是她來了。我知道她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我何必期待這次會有什麼不同呢?來吧……”然後打開門。許許多多不愉快的感覺隨之消散了,而且—驚喜呀,驚喜呀—你可能會發現,她這次也沒那麼討厭!

焦慮和這位討厭的親戚有很多相似之處。不要對它有所期待,要知道它肯定會讓你不安,同時也要接受它會讓你變得神經質的事實。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患了焦慮症!

另外,讓你痛苦的不是焦慮本身,而是你對它的“抵抗”。

理解“抵抗”如何剝奪你的情緒能量有另一種方法:想象一頭野性十足的大象正向你衝過來,如果你嚐試迎麵而上,會怎樣呢?

最聰明的舉動是簡單地挪一步避開,讓它衝過去就好,不是嗎?

處理焦慮問題也是如此—“回避”(也就是不把自己困在因焦慮而起的一係列心理鬧劇裏),讓它自然經過,等它耗盡能量,它自然會消失。

事實上,我們可以進一步挖掘“不抵抗”的概念:

要實現情緒恢複的目標並不是非得辛辛苦苦地拚命努力!這並不是什麼考試或實驗,而是一次幫助你感覺好起來的旅程!如果你認為情緒恢複充滿了掙紮和犧牲,那麼你就正走在感覺好起來的相反方向上!你正在抵抗!

感覺好起來的含義就是這麼簡單,另一個唯一的選擇是感覺更糟,不是嗎?(或者說困在原地,哪兒也去不了。)

如果你把這個過程看作一項任務,那它就會像一項任務。如果你把它視為一件能帶來益處的好事,你就會對此心生好感,你就會更願意主動去完成它,甚至有可能會享受這個過程。

抵抗是一種用力反擊某事的狀態。如果你在用力反擊、厭惡或忍耐、拖延或逃避一件事情,那麼你就正在製造抵抗情緒;而當你抵抗時,一切都將毫無進展。

尋找一種更加放鬆而不是拚命努力的狀態,這樣你的情緒才會步入正軌。

第三天的練習 DAY 3

●寫下所有讓你感到煩躁、不安或煩惱的事。

●你真的需要將它們加入你的煩惱庫存嗎?它們值得你這樣做嗎?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努力掙紮”,那麼請承認你已經偏離情緒正軌了。請暫停掙紮,去做點兒其他事情。

“其他事情”可能是:

看書

看電影

散步

打個盹兒

洗個澡

喝杯熱飲

做頓飯

現在回到我們的主題。

感受一下“勉強前行”和“重新開始”兩者之間的區別。

●對一切說“是”!請說:“是,親愛的焦慮,我聽見你了。”

●如果你遇到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你感到快被壓垮了,那你可以暫時抽身去做點兒其他事情(見上文),直到你感覺心情足夠放鬆,再去找解決方案。勉強完成意味著緊張和強迫!

●嚐試著不帶任何抵抗情緒去做一項無聊或煩人的日常瑣事(對我來說是一邊跟著音樂唱歌一邊洗碗!)。

●如果你感到焦慮,可以試試唱歌、哼曲子、吹口哨或者跳舞(是的,這些都很有用!)。

總而言之:多休息,多玩樂,多拍拍你的小狗,多摸摸你的小貓,多去享受你的花園、孩子、夕陽、滿月、音樂、美食、最喜歡的事,等等。

放大那些安慰人心的美好感受,放下那些刺耳的不和諧的感受。

你第三天的咒語

“我知道焦慮是什麼感覺。沒什麼好驚訝的。”

“當我感覺到它時,我隻會簡單地說一句:‘哦,又是你呀!’”

“我的新座右銘—‘隨它去吧’或者‘順其自然’。”

(當我說的時候,我還會聳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