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二戰中的溫莎公爵

1937年6月,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因為愛情主動放棄王位成為溫莎公爵,他成為大不列顛帝國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一位君王,同時也是英國曆史上唯一一個主動遜位的國王。有人說溫莎公爵這是叛國,甚至說他是德國希特勒的間諜。不過這些都是真的嗎?這件事情至今讓人很難說清楚,溫莎公爵是否真如傳言所說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嗎?作為英國的上層貴族,溫莎公爵出賣國家的目的又是為什麼呢?

溫莎公爵即“愛德華八世”,他是英國君王喬治五世和王後瑪麗的長子,他有一個很長的名字即“愛德華·艾伯特·克裏斯蒂安·喬治·安德魯·帕特裏克·大衛”。1910年愛德華被立為王儲,1911年被封為威爾士親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愛德華主動參加英國陸軍,擔任英國的陸軍參謀,在法國戰壕中出生入死,同德國軍隊作戰。戰後,他代表英國王室出訪歐美各國,愛德華王儲深受各國政府的好評。1936年1月20日,愛德華繼承英國王位,成為大英帝國溫莎王朝的第二位國王,十個月後,被稱為“愛德華八世”。愛德華因為執意要娶辛普森夫人遭到英國首相等人的堅決反對,愛德華為了心愛的人居然宣布退位,他在位時間僅323天。

愛德華八世一生中最具爭議的事情是,這位曾經的大英帝國君王是否曾作為德國人的間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有沒有出賣大英帝國和法國的利益?

一位名字叫作馬丁·艾倫的曆史作家,曾聲稱自己手中掌握了愛德華作為德國間諜的真實證據——愛德華寫給德國元首希特勒的信。在信件中,愛德華親切地稱呼希特勒為“親愛的希特勒”。在這封信件中,愛德華向希特勒透露了當年代表英軍指揮官到法國前線巡視的資料,在六個星期內,德軍閃擊法國、擊敗英法聯軍,愛德華提供的詳細軍事情報中,甚至還包括法軍防線弱點的軍事機密。

這封信件的署名為英文字母中的“EP”,即是溫莎公爵使用的簡稱,落款日期為1939年11月4日,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兩個月之後。愛德華還稱,在英國被迫簽訂有利於德國的和平協議後,愛德華將重新登上英國王位。

馬丁·艾倫把一切能夠證明愛德華賣國的證據全部收錄到了一本名叫《秘密記錄》的書中。那麼,作為大英帝國的君王,愛德華是否真的是叛國賊呢?他又為什麼會出賣自己國家的利益?

1939年10月4日,愛德華以英國前國王的身份對法國進行了一次親善訪問。然而,就在第二日,波蘭就宣布向德國投降。隨即,德國向西線進攻。當時,英國媒體向外界宣稱,愛德華此行除了表示英法親善之外,還承擔著為英國打聽法國防務的任務。

馬丁·艾倫在他的新書《隱藏的日程》中披露出:愛德華此次出行還有一個極為隱秘的任務,就是充當德國人的間諜,他將自己能夠搜集到的所有信息都提供給了希特勒,促成了希特勒對英法聯軍的閃電攻擊。當時的白金漢宮對愛德華的叛國行為也有所察覺,但是家醜不可外揚,大英帝國的前任國王都賣國的話,這讓驕傲的英國人情何以堪?為了維護英帝國的臉麵,英國當局銷毀了愛德華通敵叛國的所有罪證。於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馬丁·艾倫所掌握的這些信件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據了解,馬丁·艾倫的父親彼得·艾倫,曾在1983年寫過一本名為《王冠與納粹十字》的書,書中也提到,愛德華同納粹德國關係不一般。而馬丁·艾倫手中的這些信件正是來自於他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