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絕國”緣何人間蒸發?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詩中提到的樓蘭古國是西域的一個重要國度,它被稱作“精絕國”。不過,這座精絕國莫名其妙地從曆史的舞台上蒸發了。它是如何消失的呢?曾經的精絕國又有著怎樣的輝煌呢?
精絕國在曆史上屬於大漢王朝的統轄區域。據《漢書·西域傳》記載,公元前140年,雄才偉略的漢武大帝為了聯合西域諸國北擊匈奴,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最終將西域納入大漢王朝的統治之下。西域廣袤的領土被囊括到漢朝的版圖之中,並建立了一條極為重要的商路——絲綢之路。精絕古國也受到漢朝西域都護府的管轄,在國王之下設有將軍、都尉、驛長等官職。精絕國雖是小國,但是位於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精絕國受絲綢之路的影響,其經濟、文化迅速發展。
這樣一個國度在公元3世紀莫名其妙地從人間蒸發,精絕國文明古城被埋藏在風沙中已上千年。直到19世紀末的時候,它才被闖入中國西部探險的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發現。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批西方學者掀起了進入中國西北部探險、考古的熱潮。1900年1月,尼雅綠洲迎來了一支由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率領的探險分隊,當時他們來了很多人,他們聚集的沙漠綠洲城市叫作尼雅巴紮。在這裏,斯坦因從一個名叫伊普拉欣的當地人手中見到了被認為消失已久的佉盧文,這些刻有佉盧文的木板是他從沙漠北方帶回來的。佉盧文是印度孔雀王朝的文字,全稱為“佉盧虱底文”,這種文字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還在使用。在公元1~2世紀時才傳入中亞地區。公元4世紀中葉,隨著貴霜王朝的滅亡,佉盧文也跟著在中亞國度消失不見。在18世紀末期,已經沒人能夠看得懂這些怪異的文字了。
斯坦因憑借著考古探險家的敏銳直覺,他認定佉盧文在這一片沙漠中出現絕非偶然事件,它的出現預示著沙漠中可能隱藏著消失了的文明,也有可能存在著一個不為人知曉的王國。於是,次年1月,在當地人的引導下,考察隊順利地找到伊普拉欣發現文物的地方。
第一天,斯坦因便發現了幾百片木板文書。這些發現讓斯坦因興奮不已,這進一步證實了他的推斷。隨後,靠著這些線索,斯坦因終於找到了埋藏在塵沙中近兩千年的精絕國遺址。眼前的一切令他無比震驚:遺址內都是歐洲人從未見過的木盾、捕鼠夾、弓箭、靴熨鬥、紅柳木筆、六弦琴、餐具等,還有金耳飾、銀器、銅印、銅鏡、銅鏃、銅戒指、帶扣、貝器、水晶珠飾、玻璃、漆器殘片、木器、鐵器和各類織物,更有用梵文書寫的佛經、漢文木簡,以及各種曆史遺跡,如墓葬群、果園、蓄水池、古橋、煉丹爐、桑樹林等等,它們都完好無損地展現在考古分隊麵前,讓見到的人無不目瞪口呆。
在尼雅遺址的一所房子的廢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條狗的遺骸。這條狗的脖子上拴著繩子,繩子的另一端拴在柱子上。很顯然,這條狗是因為長時間未曾進食而被活活餓死的。它的主人在離開前忘記了給它解開繩子,由此可見,精絕人在離開時行蹤匆忙。那麼,精絕人為何突然消失了呢?精絕人拋棄了自己的家園,他們又遷往什麼地方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