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特島山上的迷宮

在古代,人類科學並不發達,人類很長時間都相信鬼神的說法和生命輪回。甚至很多人認為,人死之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為此,很多有權有勢的人和一些雄才偉略的君王,他們在生前就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勢,耗費無數的人力、物力,為自己修建豪華奢侈的陵寢。中國古代,人們將死亡稱為“逆旅”,認為肉體隻是靈魂在人世的一個載體。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生和死,住房和陵寢就不存在差別嗎?

眾所周知,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4000年前,地中海克裏特島上居住的米諾斯人,已經建立了比古巴比倫人還要古老的物質文明,他們積極發展航海貿易,創立了無比輝煌的文明。但是,人類對米諾斯文明的了解甚少,隻停留在那個流傳了很久的神話當中。比如,克裏特島國王米諾斯及半人半牛的故事,還有藏身於黑暗地下迷宮的怪物彌諾陶洛斯的傳說。

20世紀初,考古學家將米諾斯首都諾瑟斯的遺址發掘出來時,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特別是其中一座規模龐大的建築物。據考古學家們估計,諾瑟斯城極為巨大,加上島城所屬港口,全城居民大約在10萬左右,這個數字對當時的歐洲城市來說,可以說是驚人的。這座建築屬多層的建築結構,好幾層建築在地表以下。城市構造驚奇,所珍藏的物品更令世人驚歎。建築物中有以海洋生物、雄壯公牛、舞蹈女郎和雜技演員為題材的豔麗壁畫。另外,還有許多石地窖,裏麵存放著斧頭的殘片、銅斧樂器,以及一個以小片釉陶和象牙包金加鑲水晶製作的近l米見方的棋盤。一個疑似國王寶座的座位,被放置在國王接待室的鋪路石板上,顯出典型的米諾斯風格。

城市的發現者是艾文斯爵士,他同大多數考古學家們達成了一致的看法,他認為這座輝煌無比的建築物是當時米諾斯人的王宮。雖然這個觀點已經成為主流看法,但還是有人提出了異議,德國學者沃德利克在1972年出版的書中說:“諾瑟斯這座宏偉建築不是國王生時居所,而是貴族的墳墓或者王陵。”

如果他的說法屬實,那麼那些用來儲存食用油、糧食、美酒的大陶甕,就應該是用來盛放屍體的。加入蜜糖是為了防止屍體腐爛,地窖的作用則是用來長久性地存放死屍的,壁畫則刻畫了人們想象中死後的幽冥世界。至於那些精密複雜的管道,沃德利克認為這些並不是給活人設置的,而是為了防腐。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沃德利克還提出幾點有力的論證:首先,建築物的位置絕不適合王宮的建造,因為建築物所處的位置四周寬敞,不利於抵禦外敵的進攻。同時該處沒有泉水,靠水管引來的泉水不足以供全城人飲用。那些無窗、潮濕的地下房舍,更是不適合活人居住。

到底是王宮還是陵寢,人們至今還沒有統一的說法,還有待可靠的證據去證實,但不論研究結果如何,這座建築都足以作為古米諾斯人文明成就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