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柯畫中的人物有一點讓人很難理解,他喜歡把人物畫成細長的身材,小小的腦袋,修長得像踩高蹺似的腿,也就是說除了手符合正常解剖學的比例外,其他的任何部位都比例失調。於是,他的這種畫風引起了許多專業及非專業人士的爭議,如果整理一下的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支持格列柯畫風的人,他們給格列柯的作品以高度評價。如西班牙的曆史學家塞古埃斯曾經說,在格列柯的畫中,不僅有藝術,還有智慧。我國的青年藝術史家呂澎先生在《現代繪畫:新的形象語言》中也對格列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格列柯的藝術在今天之所以能贏得廣泛的讚歎,受到現代畫家的青睞,就在於他的藝術是展示藝術家心靈的痙攣、憂愁、痛苦、迷惘的藝術,與其說他經常畫基督,不如說他一生都在展示靈魂的悲劇。他的拉長的人體喪失了客體的意義而成了表現內心神秘的符號,狂放導致誇張,怪僻產生變形,所畫人物的特征是次要的,觸目驚心的是藝術家完全在表現自己的內心。格列柯的藝術之可貴,正在於它是一種用繪畫的語言表達心靈的表現性藝術。”如今,很多人把格列柯稱為“西班牙的心靈”,人們認為他是近代印象派等現代畫派的始祖,隻是當時的人們無法理解這種畫風,所以才出現那麼多的爭議。
第二類,對格列柯的畫風極力貶低,他們說格列柯的藝術實質上是精神病的產物。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如17世紀一位著名批評家胡塞·馬爾金尼認為,格列柯的性格“超出事物的常規”,完全是一個狂躁的畫家。法國的戈蒂埃則明確地說“格列柯就是一個天才的瘋子”。
很多人覺得,格列柯晚年時,患上了神經病和亂視症,他眼中所見之物沒有一個正常的,都是變形走樣的,所以他的畫作也是亂塗亂抹,完全是一個神經質典型的病症。18世紀,史學家安東尼奧·巴洛米奧在他的一本傳記裏也對格列柯晚期繪畫進行了否定,他覺得格列柯早期的作品很成功,因為那時他在仿提香作品。但是之後,格列柯背離了提香,自己創作了一種當時人們無法理解的風格。他為什麼要改變自己已經成功的風格呢?有人認為格列柯怕被人說他和提香的作品雷同,所以故意變化了風格。巴洛米奧認為,格列柯的這一選擇是完全失敗的,他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可笑的歪曲、大膽的渲染,顯得無趣而荒唐。
第三類說法認為看待格列柯要一分為二來判斷。格列柯繪畫既有好的一方麵,也有相對的局限性。他的技法、畫風等方麵扭曲得讓人覺得荒唐,但是他的作品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西班牙的社會現實。格列柯生活在西班牙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十分激烈的年代,他親眼目睹了帝國的衰落和崩潰,所以他沒有像馬德裏宮廷畫師那樣去粉飾現實,遮遮掩掩,他真實地把歎息、不安的感情融於自己的畫作中,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格列柯究竟是一位天才還是一個瘋子,他的作品究竟是無價之寶還是一文不值,讀完這篇文章以後,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自己獨特的評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