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附論二中國古代的宇宙發生觀(2 / 2)

一、 宇宙(可見之存在)產生之前,有一不生不化的實在。這一不生不化的實在,並非人格化的天帝,因為它與宇宙中無量生命,並不構成主宰與被主宰的關係。它是隻生萬物而不滅之,隻化萬物而不止之。相當於《老子》中所言之“恒”。

二、 “不生不化”者“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具有一切生命指征,但又不能以指稱生命體的“生”、“化”,“形”、“色”,“智”、“力”,“消”、“息”等功能態來名之。這種對實在與存在物關係的思路,與佛教之“真空妙有”與“假有”之關係,《莊子》所論“道”與“物”的關係是完全一致的,是東方哲學(生命哲學)的本體論。請參閱《還吾莊子·齊物論》篇。

三、 在實在(“不生不化”者)與可見存在物(天地萬物)之間,還有一個“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過渡。“太易”相當於《老子》中所言之“先天地生”之“昆成”之物——“道”。“太初”則相當於“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的過程。“太始”則相當於“複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太素”則相當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此思路與《老子》是完全一致的。但從其用“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氣”、“形”、“質”、“清輕者”、“濁重者”等較為直觀的概念,而不用“道”、“陽”、“陰”(從“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句來看,還尚未將“天”與“陽”、“地”與“陰”掛起鉤來,故下文中“能陰能陽”的“陰”、“陽”概念還較狹)等抽象概念來看,這段文字應傳達了《老子》以前的有關觀念。

四、 把“不生不化”者,又定義為“生生者”、“形形者”、“聲聲者”、“色色者”、“味味者”,進而得出其“能陰能陽、能柔能剛”等等無所不能的性質,其思路與佛教“真空妙有”之“妙明本心”體用不二的說法極其吻合。“不生不化”如蓮花藏,“能陰能陽”雲雲如金剛地。更有意思的是,“能陰能陽”等等無所不能之特性,卻導致“無知也,無能也,而無不知也,而無不能也”的結論。從佛教角度說,是世出世法的完滿結合,體用不二的善巧說法。從道家角度說,是《老子》“無為而無以為”的政治理念的一個宇宙觀的依據。由此也可見,《老子》哲學思想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在這樣的宇宙發生論中,“天”“地”降到了“氣”、“形”、“質”所具的大器的地位,“神”“鬼”降到了萬物之一種(盡管似乎比人更靈)的地位。這充分體現了以生命意識為主的東方哲學以動力(或活力)為宇宙本原本體的思維特征。

因為以生命意識為主的宇宙發生論與以造物意識為主的宇宙發生論有很大不同,兩套語彙係統常常不能對譯,所以現代中國人也每每對《老子》的哲理邏輯感到不習慣,遑論外國人。但隻要多接觸,多思考,多對譯,慢慢還是會習慣乃至非常喜歡的,因為真理有強大的吸引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