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三篇德章 [王本四十一章](1 / 3)

第三篇德章 [王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上品士人聽到“道”,

堇能行之。 信奉而躬行;

中士聞道, 中品士人聽到“道”,

若存若亡。 好像聽進了又好像沒聽進;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下品士人聽到“道”,大聲嗤笑。

不笑,不足以為道。 不被人所嗤笑,也不能夠成為“道”。

故建言有之曰: 故而建言中這樣說:

明道若昧, 能使人明白的“道”,好像是讓人糊塗的;

進道若退, 能使人前進的“道”,好像是讓人後退的;

夷道若纇。 能使人平安的“道”,好像是讓人經曆坎坷的。

上德若穀, 上德之人,像虛懷處下的川穀;

大日若辱, 猶如陽光普照,還似乎有所欠缺似的;

廣德若不足, 廣大的德行,好像顯得很不夠似的;

建德若偷, 建立了功德,卻視若偷來的東西,不認之為己有;

質真若渝。 體證了至高真實,看上去卻像與世俗隨波逐流。

大方無隅, 大的地方沒有逼仄的角落,

大器晚成, 大的器具要很遲才能告成,

大音希聲, 大的音響聽不出聲階,

大象無形, 大的現象沒有形狀,

道隱無名。 “道”的作用很隱蔽,不采取命令的方式。

夫唯道善貸且成。 唯有“道”才善於布施,善於幫助萬物成就。

本章為王本第四十一章,在“反者道之動”章後。帛書為德經第三章,提到“反也者道之動也”章前。此從帛書,乃因為從德經前三章的語言風格看,比較接近,如“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與“上士”、“中士”、“下士”這樣的分列、排比,比較整齊的句式;以及“攘臂而扔之”、下士“大笑之”、“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等引口語入文,使之明快、生動,加強論辯力,等等,疑似從一本書中摘抄出來的。帛書的排序為我這種猜想提供了佐證。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王本作“勤而行之”,高明先生據此認為“堇”是“勤”的通假。但《說文》中有“堇”字,“堇,粘土也。從黃省,從土。”《段注》:“從黃者,黃土多粘也,會意。”《管子·五行》:“修概水上,以待乎天堇。”尹知章注:“堇,誠也。言天子能以中正自修,以概自平,上待天誠也。”概是古代量穀物時刮平鬥斛的器具,“修概水上”,就是利用水平麵來對概進行校正,形容君主對自己公平執政有嚴格要求。“天堇”,尹知章注為“天誠”,“堇”怎麼從“黃土”引申出“誠”的義項來的呢?

古人思維,習慣將不同類的事物作一一配比,從而進行類比推理,如將五行配五音、五色等。以五行配五常為:木為仁,金為義,火為禮,水為智,土為信。這樣搭配自然有一定理由,但這理由在今天看來不免牽強。然而有意思的是,若將相配五行按“仁義禮智信”的順序排列,是為“木金火水土”,前一項為後一項所克。照對《第一篇德章[王本三十八章]》中“仁”、“義”、“禮”的分析,說“仁”為“義”所克,“義”為“禮”所克,亦通。而“禮”是表“禮”實“力”,“智”卻能以寡敵眾,以少勝多,以小力製大力,故說“智”克“禮”也未嚐不可。但普天下用“智”,爾虞我詐,日以心鬥,整個社會可能分崩離析,其時,信用就顯得特別重要,說“信”克“智”也順理成章。而社會生活,僅有“信”還是不夠的,顯得公事公辦,冷冰冰的。而人之所以需要社會生活,除了利益最大化的期望外,更需要危害最小化的保障。人在困境中危難時更需要他人的幫助,尤其需要對心靈的雪中送炭的撫慰。所以,說“愛”克“信”,或“愛”勝過“信”,相信能為大多數人所認可。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循環。從這意義上說,五行與五常的一一配伍有一定的道理。土為信,信與誠,在一定的語境中是表裏關係,誠於內而信於外,所以尹知章把“堇”注為“誠”也不錯。但我認為,將“堇”直接注為“信”更好。且古時“信”字常為“伸”字的通假,而今義的“信”古時可能寫為“堇”,這樣,也為“土”與“信”之間直接搭了橋梁。放到這一句中來,“上士聞道,信能行之”,也比“勤而行之”更妥帖。而由文中用“堇”而不用“信”,可見這本子是比較早的,至少與《管子》同時期。(即使《管子》為後人偽托,也不可排除其中有管子所處時代的文獻資料。我們照樣可從用字之古奧,來估計其中一些篇章的成書年代。)

與“上士聞道”雲雲意思相近的話,在《鬻子》中也有。“周成王曰:‘寡人聞之,有上人者,有下人者;有賢人者,有不肖人者;有智人者,有愚人者;敢問上下之人何以為異?’鬻子曰:‘唯疑,請以上世之《政》詔於君王。《政》曰:“凡人者,若賤若貴,若幼若老,聞道誌而藏之,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聞道而弗取藏也,知道而弗取行也,則謂之下人也。故夫行者善則謂之賢人矣,行者惡則謂之不肖矣;故夫言者善則謂之智矣,言者不善則謂之愚矣。故智愚之人有其辭矣,賢、不肖之人別其行矣,上下之人等其誌矣。”’周成王曰:‘受命矣。’”足見古人以對“道”之態度來判人品之上、中、下,由來已久。老子於周王室藏書中見到,完全可能。另外,《老子》一書專為侯王及其繼承人而寫,故《道經》中無一處提及“士”(王本第十五章中“古之善為士者”,帛書乙本作“古之善為道者”),這也是《德經》非老子所撰的一條佐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