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三篇德章 [王本四十一章](3 / 3)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建德若偷”,就是“建立了功德,卻像偷來一樣,不認之為己有”。

“質真若渝”,“渝”是變化的意思。《爾雅·釋言》:“渝,變也。”但此“變”有不能堅守原來好的,變壞的意思,故《說文》曰:“渝,變汙也。”堅貞不渝,就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渝”的。

“真”,《說文》:“仙人變形而登天也。從匕,從目,從。八,所以乘載之。”按《段注》,“匕”是“變”的意思;“目”是因為“道書雲:‘養生之道,耳目為先’,耳目為尋真之梯級”(我認為,將“目”視為“身”字之省形,更講得通);“”,“匿也,讀若‘隱’,仙人能隱形也”。“真”是由“匕”、“目”(“身”省)、“”、“八”合成的會意字。“真”引申出“實”義,乃指神仙境界的“實”,是古人心目中的至高的“實”,本質的“實”。

對“質真若渝”,各家注解分歧很大,但有一點卻是一致的,就是都把“質”作名詞或形容詞解。其實,仔細分析一下,這五句話從語法結構上可分為三類。“上德若穀”、“大日若辱”為一類,“上”、“大”為形容詞,“穀”、“辱”為名詞;“廣德若不足”自成一類,“廣”為形容詞,“不足”為否定式形容詞性詞組;“建德若偷”、“質真若渝”為一類,“建”為動詞,“偷”也為動詞,作名詞用,指“偷盜所得”;那麼,“質”似也應為動詞,“渝”也應為動詞作名詞用。“質”作動詞有“對質”、“驗證”義,《禮記·曲禮》:“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引申出“體證”義。“渝”為含貶義之“變”,即隨俗而變,不堅持原則。“體證了至高真實,看上去卻像與世俗隨波逐流”,這與老莊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莊子·天下》篇中說關尹、老聃是“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說莊周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都是“質真若渝”的意思。

老莊著書,意在透徹說理,與人交流,雖然當時可用的語言工具有限,但他們鍛字煉句,勉力以最明白的方式將深義淺說。訓詁之道,聯係上下文與作者一貫的思想,找找古人特意設下的標誌,換個角度想想,往往會豁然開朗。

“大方無隅”,大的地方沒有逼仄的角落。

“大器晚成”,大的器具要很遲才能完成。

“大音希聲”,大的音響聽不出聲階。“大音”,這裏指巨大的音響,如炸雷,難以辨別它聲階的高低。“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第十七篇道章[王本十四章]》);“弗聞”,可以指聽不到,也可以指聽到而辨不清。

“大象無形”,凡眼之所見都可稱之為“象”,其中邊緣清晰者則又可稱之為“形”。而如“天”、“地”等,隻見其“象”,不見其邊,所以不能稱之為“形”,故曰:“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通常譯為:“道幽隱而沒有名稱”(《陳注》),此譯有誤。“無名”之“名”,應通“命”,乃“命令”的意思。《管子·幼官》:“三年,名卿請事。”《廣雅·釋詁三》:“命,名也。”王念孫疏證:“命即名也。名、命古同聲同義。”古代,父親給子女取的稱謂叫“名”,所以形成了上對下或自稱表謙下時才稱名;平輩或下對上是稱字以敬。君主任命官吏,就像父親給兒子取個名字,是從上而下加之,故“名”與“命”相通。由從上而下加之,引申出“命令”義,再引申出“政令”、“法令”義。故戰國時法家的一派,稱之為“刑名之學”。《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到清代,各州、縣官署中主理刑事判牘的幕僚稱為刑名師爺。“無名”也即“無命”,即“非命令式”。

《老子》中共有七處“無名”(《王本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帛書作“道恒,無名”),“名”都作“命”解。除“無名天地之始”之“名”作動詞“命名”解外,其餘“名”均作名詞“命令”解,“無名”都是“非命令式”的意思,待到注到時再述。就本章語境而言,上文“大方無隅”雲雲,都為“道隱無名”作鋪墊,而“無名”作“非命令式”解,既使“隱”字落實(否則,何不雲“大道無名”),“隱”即“非命令式”,采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又自然引出下句“夫唯道善貸且成”,“貸”是“施”、“予”之義。唯有“道”,才善於布施其能,幫助萬物成就。可見“道隱無名”為本章文眼,而解為“非命令式”,正與所論“道的謙下性”相一致。

另外,“堇”通“”,“少”的意思。“堇能行之”作“少能行之”解,意為“雖然知道少,卻能馬上躬行實踐”,與下文“若存若亡”義也貫通,可備一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