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德章 〔王本四十章〕
反也者, 所謂“返回”,
道之動也; 是“道”的動向;
弱也者, 所謂“弱勢”,
道之用也。 是“道”的作用方式。
天下之物生於有, 世界上的生命體都生於“有欲”(以“有欲”生),
有生於無。 而物之“有欲”生於“道”(恒)之“無欲”。
本章文字從帛書。王本與帛書字麵上雖然差別不大,但意義差距卻相當大。
如“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王本作“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細辨之,“反也者”與“反者”、“弱也者”與“弱者”,是有區別的。“反也”是個判斷句,在後麵加“者”,指的是這句判斷,而不僅是判斷句的中心詞。譯成白話,應為:“所謂‘反’”。這種“也者”結構,可表示正麵強調,也可表示對這種說法的否定,但不管正麵強調還是反麵否定,語氣都比單以“者”來指稱某物要強烈,欲引起人的加倍注意。
本章中“反也者”、“弱也者”當含否定義,說明作者隻是借用俗言,從本質上,作者並不認為這是“反”與“弱”。因此,河上公注為:“反,本也,本者道所以動,動生萬物,背之則亡”;王弼注:“反其真也”;都直接從“道”的立場上解釋“反”,話本不錯,隻是性太急了些。就像對一年級小學生,剛教了數字“1”,立刻給他們講“1”即“一切”,“1”代表“同一性”,非把他們弄得稀裏糊塗不可。
“反也者”之“反”,與“物極必反”之“反”同義,是“返”(返回)的意思。“物極必反”,就像登山到達頂峰之後,必然要走下坡路返回。下到平地,終點即是起點,構成一個循環。從平地是頂峰的反麵這意義上說,也可以說下坡路是“走向反麵”。但古人通常不是站在頂峰角度說的,而是站在出發點(平地)角度說的,所以應該是返回。先秦時人這樣的思維方式,在諸子著作中,特別在道家典籍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證,不再贅述。
“動”,我譯為“動向”而不譯為“動作”,一是因為“返回”是一種趨向;二是“道”是順應規律而動,沒有有意的作為,這裏稱“動”,隻是將規律趨向形象化、生動化而已。
為什麼說“所謂‘返回’,是‘道’的動向”呢?因為這種“物極必反”的情況,並不合物的意願。依物(生命個體)的意願,最好是一往無前,往而不返,而事實上“物壯則老”、“物極必反”的現象無時不刻在發生,物想克服、避免這種現象卻不可能。而得道者認識到這是“道”的動向,從而超越了物的無謂的主觀意願。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背後隱藏著“循環論”這樣一個更大的哲學命題。
“循環論”,尤其是“曆史循環論”,在近百年來的中國,對之是批判為主,同時,對“發展論”或“進化論”,尤其是“社會曆史發展論”,則是崇尚為主。但是,從哲學與發生論的角度來考察,“循環論”倒是以生命意識為主流的哲學思維所產生的邏輯結論,而“發展論”(進化論)則是以造物意識為主流的哲學思維的邏輯產物。
根據對生命現象的觀察與研究,每一生命個體,無不經曆從生到長到壯到衰到死的過程。從這一生命個體看另一生命個體,特別是由之產生的生命個體,如父母之視子女,則另一生命個體基本上在重複這一過程。因為生之前是“無”,死之後也是“無”,故這一過程似乎構成一個首尾相接之圓。由另一個圓重複此一個圓源源不斷的觀察經驗,產生了“循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