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論·“衣裳之會十有一”考
“衣裳之會十有一”,是出現在《春秋·莊公二十七年》經文“夏,六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同盟於幽”的梁傳文中。此段傳文如下:“‘同’者,有同也,同尊周也;於是而後授之諸侯也。其授之諸侯何也?齊侯得眾也。桓會不致,安之也;桓盟不日,信之也。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嚐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車之會四,未嚐有大戰也,愛民也。”
唐朝楊士勳,在為《梁傳》作疏時,把“十有一”理解為“十一”,把十一次衣裳之會(不是各帶軍隊聯合作戰的外交活動)列為:“(莊公)十三年會北杏,十四年會鄄,十五年又會鄄,十六年會幽,二十七年又會幽,僖(公)元年會檉,二年會貫,三年會陽穀,五年會首戴,七年會寧母,九年會葵丘。”但楊士勳自己也承認,對這十一次衣裳之會是有異議的。因為《論語》隻稱齊桓公是九合諸侯,這多出的兩次怎麼說?楊引用了幾種解釋,結論“是亦可疑也”,表示對幾種解釋都未能盡信,多聞闕疑,說明他的學術態度還是很認真的,也說明這十一次衣裳之會的列法隻是因循舊說,根據並不確實。
我們先從“九合諸侯”一說查起。
《論語·憲問》中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未說明“九合諸侯”之來曆。《管子·小匡》篇中說:“故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見“九合諸侯”不完全是“乘車之會”,也包括“兵車之會”,而且“兵車之會”多於“乘車之會”。那為什麼孔子說齊桓公“不以兵車”呢?是因為“兵車之會”後,多數“未嚐有大戰也”,九次中隻有兩次“有大戰”,四次無“大戰”,三次“乘車之會”,無戰事,對照以前諸侯會盟都是為了戰爭,這“九合諸侯”應該可以說是“不以(憑)兵車”了。這樣,也能解釋為什麼《管子》中說“兵車之會六”,《梁傳》中隻說“兵車之會四”。這“兵車之會四”,其實是“兵車之會六有四”的省稱。即此也可見,“衣裳之會”包括“乘車之會”與“兵車之會”。
而從《小匡》篇中看,葵丘之會是不包括在“九合諸侯”中的。“葵丘之會,天子使大夫宰孔致胙於桓公曰:‘餘一人之命,有事於文、武(周文王、周武王),使宰孔致胙。’且有後命,曰:‘以爾自卑勞,實謂爾伯舅,毋下拜。’桓公召管仲而謀,管仲對曰:‘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桓公曰:‘餘乘車之會三,兵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北至於孤竹、山戎、穢貉、拘秦夏,西至流沙、西虞,南至吳、越、巴、、瓜長、不庾、雕題、黑齒、荊夷之國,莫違寡人之命,而中國卑我。昔三代之受命者,其異於此乎?’”從桓公話中看,“九合諸侯”為過去式,因此,加葵丘之會不過衣裳之會十。此其一。